微创旋切术治疗触诊阴性乳腺肿瘤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4期   作者:张明
[导读] 目的:综合分析微创旋切术治疗触诊阴性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价值
        张明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人民医院  山东济南  251600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微创旋切术治疗触诊阴性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患者为:触诊阴性乳腺肿瘤患者;共60例,病例的选取时间为2020年3月-2020年10月,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30例)和实验组(应用微创旋切术,30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间、切口平均长度)、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皮肤瘀斑以及局部血肿等)发生率、术后疼痛程度(轻度疼痛、中度疼痛以及重度疼痛等)以及患者总满意度。结果: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患者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旋切术治疗触诊阴性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价值高。
        【关键词】微创旋切术;触诊阴性乳腺肿瘤;临床价值
        乳腺肿瘤患者数量近年来出现逐年上升发展趋势,因此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来看,临床常用手术方式治疗触诊阴性乳腺肿瘤患者。对临床触诊为阴性乳腺肿瘤的患者以往常用手术活检方法来进行确诊,而一旦定位不准将增加患者痛苦。随着女性人群对美的要求逐渐提高,其对乳腺美容手术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微创旋切术是一种新型技术,主要优势有:(1)切口小;(2)损伤小;(3)美观度高等。多数学者认为,对触诊阴性乳腺肿瘤患者采取微创旋切术可取得显著成效[1]。本文将对其进行有关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患者为:触诊阴性乳腺肿瘤患者;共60例,病例的选取时间为2020年3月-2020年10月。纳入标准:(1)均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2)均在知情下参与。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者;(2)精神障碍者。对照组年龄(36.36±6.23)岁,肿瘤直径(14.02±4.83)mm。实验组年龄(37.22±5.81)岁,肿瘤直径(14.18±4.35)mm。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1)术前使用B超定位,做好标记工作,对位置比较深的患者采用细针穿刺定位;(2)取触诊阴性乳腺肿瘤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逐层切开皮肤和皮下以及乳腺组织等,完整切除病灶,立即送往病理检查;(3)合理止血后逐层进行缝合。
        实验组应用微创旋切术:(1)术前使用B超定位,做好标记工作(选取离肿瘤比较近和切口比较隐蔽的部位加以标记处理);(2)常规消毒铺巾,在B超引导下将细针穿至肿瘤下方和乳腺间隙,注入麻醉药物;(3)麻醉成功后,在B超引导下将旋切刀置于乳腺肿瘤下方,完整将切除肿瘤;(4)术后将标本送检,在肿瘤处以及进刀处垫好棉垫,弹力绷带加压处理后立即止血。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间、切口平均长度)、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皮肤瘀斑以及局部血肿等)发生率、术后疼痛程度(轻度疼痛、中度疼痛以及重度疼痛等)以及患者总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总满意度采用χ2检验,术后疼痛程度行秩和检验,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间、切口平均长度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患者总满意度比较
        两组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皮肤瘀斑以及局部血肿等)发生率、术后疼痛程度及患者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表2。
      
        2.2两组临床有关指标比较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间、切口平均长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进步,微创手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2]。由于部分触诊阴性乳腺肿瘤患者的肿块位置比较深,所以加大手术难度。实施传统手术具有以下缺陷:(1)创口大;(2)手术时间延长;(3)术中出血量多等[3]。而微创旋切术避免传统手术的不足之处,在B超引导下开展微创旋切术在治疗体积小和位置比较深的触诊阴性乳腺肿瘤患者具有较大优势(如精准定位、及时且准确反映肿瘤完整切除度等)。微创旋切术无需使用缝线缝合,也无需使用电刀,因此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热损伤发生率,减轻术后切口疼痛[4-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患者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上述研究结果充分表明微创旋切术治疗触诊阴性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价值高。
        参考文献
        [1]郁飞,马俊,管步高,等.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触诊阴性乳腺肿瘤中的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24):4110-4112.
        [2]张素珍. 彩超定位下切除乳腺触诊阴性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4):531-532.
        [3]李新涛,申兴勇,胡珍,等.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转移性或不可切除局部晚期三阴乳腺癌的疗效观察[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11):1294-1297.
        [4]李琼书,成先义,胡源,等. PLAC1特异性TCR基因修饰T细胞对乳腺癌的抗肿瘤作用[J].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2018,8(2):103-110.
        [5]于晓函,骆成玉,刘宝胤. 三阴性乳腺癌中AQP8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增殖和预后的相关性[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18(22):2400-24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