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4期   作者:张风玉
[导读]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张风玉
        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10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选取时间:2018年5月-2020年10月。所有患者根据就诊时的单双号分组,所有患者均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各项指标及肠道乳酸菌情况。结果:肠内营养2周时联合组患者的HLA-DR、IgM、IgG、IgA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2周时联合组患者的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予以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开改善肠道菌群异常,提高机体免疫力,为患者康复打下基础保障。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肠内营养;益生菌;肠道菌群;免疫功能
        
        缺血性脑卒中是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神经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营养支持是近年来临床治疗重症患者常用的措施,其效果收获了广泛认可[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往往难以自主进食,同时因为肠道激素分泌异常、胃肠功能损伤等原因,营养状态偏差,使得预后受到影响。早期肠内营养能提供均衡营养,常用于此类患者[2]。随着对营养支持领域研究的深入,益生菌的参与越来越被重视。研究分析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10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选取时间:2018年5月-2020年10月。所有患者根据就诊时的单双号分组,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52例,年龄54-74岁,平均年龄(59.17±5.42)岁;男性、女性分别为31例、21例;其中合并高血压30例,糖尿病12例。对照组50例患者,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0.25±5.71)岁;男性、女性分别为28例、22例;其中合并高血压27例,糖尿病8例。两组患者对比基础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在入院48h内实施,选择的营养制剂为瑞能(生产厂家华瑞制药),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案依据ASPEN指南制定,利用营养泵以每小时25ml的速度输注,营养支持过程,定时评估患者胃潴留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对营养泵的速度进行灵活调整。应用方法:①患者胃潴留量低于200mL,可将速度适当增加;②胃潴留量超过200mL但未超过500mL,速度可保持不变;③胃潴留量超过500mL,需将速度调慢;④伴有误吸、呕吐或是腹泻表现,需考虑停止或是考虑更换营养剂。
        联合组患者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基础上增加益生菌。应用方法:每次应用剂量是420mg,用温开水冲开后注入鼻胃管,每天应用3次,持续应用2周。
        1.3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检测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包括HLA-DR(白细胞DR抗原)和IgM、IgG、IgA(免疫球蛋白);及检测肠道菌群水平,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
        1.4统计学分析
        检测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并进行t检验;以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肠内营养前与肠内营养2周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肠内营养前将两组患者的HLA-DR、IgM、IgG、IgA水平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治疗2周时联合组患者的HLA-DR、IgM、IgG、IgA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肠内营养前与肠内营养2周两组肠道菌群情况比较
        肠内营养前将两组患者的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2周时联合组患者的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严重的神经缺损症状,同时也会对自主神经系统、内脏神经系统造成不良影响,使得大多数患者发病后胃肠道酸碱失衡、胃肠动力明显降低或者胃肠道功能不同程度损伤,而病情越严重,此种情况亦加重,致使患者发生营养不良,机体免疫能力降低[3]。而较多患者因为疾病造成的吞咽障碍、意识障碍,难以经口进食,仅仅实施肠外营养难以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可向机体输送均衡、充足的营养,利于消化功能的强化,亦有利于康复。开展肠内营养支持的时机,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及早开展,在入院之初就提供给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更利于改善营养状态[4-5]。机体的胃肠道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因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开展的重点,还需重视肠道菌群的调节和胃肠功能的改善,从而提高康复效果,促进并发症减少。但是以往单纯的肠道营养支持,虽然能够提供能量和营养,但并无法让临床需求全面满足,主要还在于缺少纠正肠道菌群的策略。当机体胃肠机能承受损伤时,肠道菌群的数量和种类均受到波及,以益生菌减少为主,导致肠道菌群稳定性降低,炎性因子也会大量产生,尤其是脑卒中患者,给康复留下了隐患。益生菌是肠道中优势菌群,其作用不仅能够维持肠道微生态,促进肠道Ph值降低,也能抑制外来病菌或机会病菌的增长,同时有对胃肠道黏膜保护的作用。
        此项研究将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肠内营养2周时患者的HLA-DR、IgM、IgG、IgA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明益生菌的参与更有利于调节发病后存在肠道菌群失衡,增加肠道内的有益菌群,从而改善胃肠道功能,促进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
        综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予以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开改善肠道菌群异常,提高机体免疫力,为患者康复打下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龙勇.低温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护理效果研究[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0,42(03):318-321+317.
        [2]范迎娜.早期肠内营养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09):1408-1410.
        [3]狄晓芸.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20,25(04):716-717.
        [4]郭威,杨东斌,高形国.益生菌早期强化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20,42(04):451-453+458.
        [5]黄建,江钟立.早期肠内营养重构肠道微生态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康复的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24(4):398-4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