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患者护理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4期   作者:陈春玲
[导读] 目的 对小儿腹泻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效果做出分析和总结
        陈春玲
        大庆市第五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714
        摘要:目的 对小儿腹泻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效果做出分析和总结。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腹泻治疗的54例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段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通过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单位数据样本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给予对照组在接受治疗时进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之上,提供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其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住院耗时和住院花销均优于仅进行常规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对小儿腹泻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能够给临床治疗效果带来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小儿腹泻;临床效果
        临床路径是一种针对特定的程序或者诊断,在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中最恰当的时间进行的最佳措施,其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有点,同时能够对资源进行高效合理的分配,并且给予医护人员以指南。选取在我院接受腹泻治疗的54例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不同的护理,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腹泻治疗的54例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段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通过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单位数据样本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在观察组中,男14例,女13例;综合分析后其年龄在2个月~5岁,年龄的平均值为(1.76±1.32)岁;在对照组中,男15例,女12例;综合分析后其年龄在1个月~6岁,年龄的平均值为(1.54±1.24)岁。其中10例为电解质紊乱,12例为红臀皮炎,24例为发热,8例为伴急性呼吸道感染。对两组接受腹泻治疗的小儿患者其性别数据、年龄数据和发病情况进行比对后,可比性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治疗时,进行常规性护理。而观察组患儿在接受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之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入院第1天。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由责任护士专门与患儿和其家长进行有关介绍,介绍内容陪护、探望和作息制度,同时介绍病房内与医院的环境,并对患儿及家长的不良情绪进行正面疏导;在对患儿疾病进行诊断的同时,医护人员也要进行初步的病情评估,主要涵盖患儿的脱水程度、排尿间隔、排便次数、排便量、大便气味和生命体征等。并且叮嘱患儿家长不能够在午夜进食,并于第二天进行抽血操作。②入院第2天至出院前。需要进行各项检查,并且对大便常规进行复查。患儿在住院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儿的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和脱水情况给予密切关注。同时对患儿的排便次数和性转进行观察并纪录。并且关注患儿是否存在红臀的现象。除此之外,医护人员需要向患儿家长叮嘱该疾病在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且适当增加巡视次数。③出院当天。对患儿及其家长及新兴满意度调查,同时叮嘱其后期的注意事项,并且交代其定期回访。在饮食方面,叮嘱其在进食中可以适当的添加辅食,并避免出现饮食结构突变、偏食和过食的情况,同时注意饮食卫生。


        1.3 观察指标
        对在治疗过程中的患儿进行不同的护理过后,倘若排便次数有所减少,维持在每天两次左右,排便外观正常,同时症状消失则为效果显著;倘若患儿排便次数相对减少,并且排便性状好转,同时症状好转则为效果一般;倘若排便次数、性状和症状均无明显改变,则为无效。
1.4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来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数据使用卡方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之后,其止泻时常为(4.25±1.21)d,共有3例患者出现复发(11.1%),满意度达到良好及以上的患者有19例(70.4%),住院时常为(6.24±1.24)d,住院费用达到(3468.54±685.24)元。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之后,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其止泻时常为(3.14±1.09)d,共有1例患者出现复发(3.7%),满意度达到良好及以上的患者有26例(96.3%),住院时常为(5.38±1.38)d,住院费用达到(3025.54±743.64)元。可见,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其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住院耗时和住院花销均优于仅进行常规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
3讨论
        临床路径是一种针对特定的程序或者诊断,在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中最恰当的时间进行的最佳措施,其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有点,同时能够对资源进行高效合理的分配,并且给予医护人员以指南。而作为小儿消化疾病中,小儿腹泻是相对比较常见的一种,该疾病能够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临床护理路径强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从整体护理理念出发,是一种纵深发展的护理管理模式。首先建立了护理路径小组,通过对小组成员培训、考核,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并就小儿腹泻护理进展进行检索,小组间展开讨论,明确护理问题,从而制定了科学的护理路径表。 结合护理管理制度及患者实际设置时间框架,对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预见性与前瞻性,能够保障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在本研究中,选取在我院接受腹泻治疗的54例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对照组在接受治疗时进行常规性护理,则观察组在基于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之上,提供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其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住院耗时和住院花销均优于仅进行常规性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
        综上所述,对小儿腹泻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能够给临床治疗效果带来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唯薇,陈前程,刘倩.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小儿慢性腹泻患儿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10):108-110.
        [2]刘杨.循证护理模式在小儿腹泻23例治疗中的效果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0):1301-13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