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敏1 邢金凤2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3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
摘要:目的:分析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6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6名冠心病患者分为行为护理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给予行为护理组患者采用行为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1%,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加强行为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还可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行为护理;冠心病;应用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老龄化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这也同接的增加了冠心制在我国的发病率。冠心病作为-种较为严重的疾病,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国内已经有药物可以对冠心病的病情进行控制,但是却很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只有去医院接受护理治疗,忠者的情况才能够真正的得到改善。此外。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传统的护理模式根难满足患者的需求,所以需要在保持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行为护理,提升临床效果。据此,我院选择了66例冠心病心者进行研究,分析了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方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男性36例,女性30例;患者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7.9岁(s=10.4)。所有患者均伴随不同程度的胸闷心痛、舌质紫暗、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气短胸闷及头晕目眩等临床症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常规护理服务进行应用,在对惠者病情进行实时监护的基础上,保证用药指导的合理性,同时对基础宣教工作进行实施,对于患者及其家属的疑虑,应及时解答,保证患者心情愉快。
1.2.2实验组:在对常规护理进行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行为护理,主要内容是对患者进行充分了解,发现其有不利于病情恢复的不良行为,及时对其进行干预。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之后向其叙述冠心病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告诉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不要存在着吸烟等不良行为,这种情况极可能加重冠心病病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不适感。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同时将注意事项告如患者家属,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饮食行为进行干预指导,当发现患者出现不良的饮食习惯时,及时对其进行纠正。避免暴饮暴食等情况出现,另需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力式,杜绝进餐过快的情况出现。在饮合方案方面,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健康的,有利于冠心病康复的食谱,减少热量油腻食物的摄入。
在患者的用药行为方面,护理人员不仅仅要保证患者的用药次数及用药数量符合标准,更需要在此基础上向患者详细的介绍药物的具体功效与正确的使用方法。提升患者对用药的重视程度,这也可以间接的减轻患者的心理焦虑情况,因为当患者提升了对疾症及药物的了解,就会较好的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间接提升治疗效率。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两组冠心病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满意度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选项。
1.4统计学方法运用分析软件SPSS21.0处理对66例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当P<0.06时,表示二者差距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1%,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png)
3讨论
冠心病发生率不断升高,已经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研究发现,冠心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在确认病情后,需要给予患者积极的治疗措施。而在临床中,为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必要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模式。行为护理从患者具体情况出发,冠心病是临床中--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根据近几年的临床数据可了解到,我国冠心胸患者越来越多,无论是冠心病发生率还是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人数都在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患者体质量数、血糖、血脂、血压等。一旦发生冠心病,患者可能发生血管堵塞或狭窄,在病情严重的时会直接引发患者死亡,所以对此问题一定要重视。此外冠心病的发生多与患者的生活习惯以及心理情绪有关。在临床实践中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但是效果即并不明显。如果能够在治疗冠心病忠者的过程中配合行为护理,则能够对您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缓解。对治疗质量进行提升。行为护理涉及到患者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心题还是生理都包括在其中,能够对治疗效果进行提升。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两组患者的住院时同方面,实验组由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息者,差异明显,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规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患者相比较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行为护理在限心病护理中具备较好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冠心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传统的护理模式很难满足患者的面求,所以需要在保持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行为护理,提升临床效果。
[1]鞠青青, 孙晓辉, 林春丽. 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世界临床医学, 2016, 10(017):207.
[2]林秋霞, 姜翠, 李程程. 分析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