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越燕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医院,新疆 奎屯 833200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在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问题控制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和产生的意义。方法:以在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接受手术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了提高对比效果,43例患者分为常规组,43例患者分为护理管理组。其中常规护理采用一般的护理方法,护理管理组采用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分析和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问题的情况,在其基础上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果:经过研究发现,护理管理组患者发生感染问题的概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并且整体护理满意度更高,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能够明显的提高护理效果,有效地预防妇产科手术室感染问题,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感染问题;意义分析
感染主要指外部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通过对人体的入侵,造成患者局部或者全身发生炎症作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不同的细菌和病毒造成的感染作用有所差异,控制感染也是妇产科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手术室是发生感染问题较多的科室之一,为了有效地控制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效果,需要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通过有效地管理措施,降低感染问题的发生概率。本文以2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手术室护士管理对于妇产科控制感染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和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护理组43例,整体资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妇科患者25例,产科患者18例。2组年龄、手术类别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患者使用一般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即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其缓解紧张情绪。同时在手术过程中严格的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状况,遵守我国相关妇产科手术室无菌操作管理标准,并对手术切口采取有效保护。
另一组在基本的护理基础上使用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具体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首先,对手术室相关医护人员开展培训工作,根据工作人员的不同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建立针对化的培训体系,并以季度为单位进行监督和抽查,尤其针对手术室突发问题处理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相关医疗废弃物处理、正确的洗手方法、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问题、确诊标准、无菌操作流程、药物药品管理方法手术室管理制度、手术室监督以及评价标准等。同时,结合不同妇产科的实际情况,提前制定有效的培训目标,对整体的培训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②成立手术室护理管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员包括各类护士人员,结合手术室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妇产科具体发生感染症状的情况,对手术室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排查,从而制定针对性地改进措施。同时,在每个小组中安排一名监督人员,对整体的小组操作流程进行监督和检查,保障各项无菌操作、手术室消毒制度等有效落实。③严格按照我国防感染手术室管理标准展开护理工作。首先,需要明确产生感染问题的主要原因,比如操作较不规范、发生误操作行为、手术室环境不符合标准等。在手术过程中,严格禁止无关人员随意出入,根据不同手术要求,对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数量进行调整,尽量减少人员数量。在手术开始前对各类清扫工作进行排查和停止,无菌操作过程中严格穿戴手术服、手术帽等。根据管理标准,对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进行分类放置,同时在物品使用完毕后,按照回收要求将其放置指定的回收区域。在手术过程中,严格禁止医护人员产生嬉戏打闹的行为,对各位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情况进行排查,严禁具有感染危险的医护人员参与整体手术过程。针对高危感染人群,可以在手术前采用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发生。④对整体的手术室护理过程开展评价工作,建立整体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使用阶段性的检查方法,对护理管理过程进行全方位检查,同时对妇产科的感染情况和数据展开分析,召开会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措施,促进整体手术室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整体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评分的方法分为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计算满意度比例。其中对于患者满意程度地影响因素较多,比如手术室护理环境、医护人员工作态度、医护人员专业能力和整体护理认知情况等,具体的满意度计算方法为: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4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术后切口乙级愈合率与常规组差异不大(P>0.05),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常规组,丙级愈合率低于常规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低于常规组(P<0.05)。
.png)
3讨论
在妇产科治疗过程中,感染问题的发生是较为常见的病发症之一,尤其是在手术室当中,病人发生感染的概率更高,如果发生感染问题会对整体手术效果造成不利影响,甚至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对于感染问题进行控制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妇产科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相应的问题,整体手术室护理体系较不完善、部分医护人员对于感染问题的认识程度不足、手术室无菌操作流程较不严格等,不利于我国有妇产科手术室感染问题的有效解决。
造成手术室发现感染问题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医疗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我国医疗设备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完善,一般手术室操作过程中大多使用一次医疗设备,设备操作更加简便,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但是如果医护人员设备操作不当,可能造成其成为感染问题发生的直接来源。②环境问题。如果手术室环境不符合妇产科管理标准,会造成感染问题不断扩大。在手术台的使用过程中,对患者频繁流动,使得空气内微粒提高,增加了患者产生感染问题的概率。③操作问题。如果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的护理工作较不科学,产生一些操作实务问题,比如手术设备准备不当、切口防护不及时等,会直接导致细菌进入患者身体当中,造成感染。
为了有效地解决感染问题,加强感染预防效果,需要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进行创新和改良。①妇产科管理人员需要加大对于手术室医护人员整体能力的培训,提高其对于感染问题的重视程度,有效识别各类感染源,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安全性。②对目前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明确,建立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和无菌操作管理制度,将各项制度有效落实,从根本上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管理水平和操作水平,预防感染问题发生。③开展手术室护理管理评价工作,及时制定改进计划,在循证医学理论基础上开展护理管理工作。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整体的患者满意度较高,采用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的患者整体发生感染问题的概率更低,整体情况优于常规护理组。这说明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对妇产科手术室感染问题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提高管理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感染问题起到预防效果,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用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能够明显的提高护理效果,有效地预防妇产科手术室感染问题,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帮助患者病情有效治理,值得在我国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进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姚磊.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安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31):165-166.
[2]候丽莉.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疼痛及切口感染率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21):2625-2627.
[3]郝德芬.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相关性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