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对改善其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4期   作者:邢丽娜
[导读] 目的 研究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对改善其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
        邢丽娜
        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1

        【摘要】目的 研究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对改善其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12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干预,并对两组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的比对照度低,同时6min平均移动距离显著的比对照组远,两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在常规心内科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对于缓解患者焦躁、抑郁等不良心理有着更好的效果,能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6min内平均移动距离显著的提高,能有效的恢复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理护理;心功能;生活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improving cardiac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128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9 to may 2020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6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method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The cardiac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6-minute average moving distance was significantly fart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When nursing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s added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cardiology nursing, which has a better effect on relieving patients' anxiety, depression and other adverse psycholog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average moving distance within 6 minutes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can effectively restore heart function,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 .
        [Key words]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rdiac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心力衰竭是心脏结构或功能性异常、心室充盈或心脏射血能力不足等多种因素导致的一种综合病,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活动受限和水肿Ⅲ【1-2】。利用传统药物进行治疗以及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能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但是联合心理护理,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功能【3】。本研究选取本院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12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对改善其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取得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12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男31例,女33例,年龄在62-81岁之间,平均年龄(68.95±4.62)岁;对照组男26例,女38例,年龄在63-83岁之间,平均年龄(69.24±4.2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等常规心内科护理方法。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心内科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心理护理,具体措施为:(1)心理认知疗法:向患者及家属详细的讲解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知识,讲解常规药物的服用方法和护理方法,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4】。(2)心理支持疗法: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结合患者的心理动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改善,对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识和错误思想进行及时的纠正【5】。(3)心理行为疗法:举例让患者感知情绪对心脏功能所造成的影响,引导患者正确的进行深呼吸和放松。
1.3指标观察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采用SAS评分、SDS评分进行评价。(2)对比两组心功能。采用6min平均移动距离进行评价。步行距离<150m视为重度心力衰竭,步行距离≥150m 且<425m视为中度心力衰竭,步行距离≥425m且 <550m视为轻度心力衰竭;步行距离≥550m视为心功能正常。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均数±平方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存在明显差异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
        护理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护理前后6min平均移动距离
        护理前,两组6min平均移动距离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后6min平均移动距离为(416.95±25.93)明显比对照组的(360.12±28.2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容易因为身体病症、日常活动能力受限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程度上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且具体的原因不能明确,因此,单纯靠治疗手段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6】。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把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合理有效的融入其中进行护理,促使患者的身心都维持最佳状态,这样更加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7】。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实施心理护理能显著的对其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行调节,能显著的对其心功能进行改善,能显著的对其生活质量进行提升【8】。
        本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联合使用心理护理在SAS评分、SDS评分和6MWT方面都显著比优于简单进行常规心内科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心理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能改善心功能。
        综上所述,在常规心内科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显著的缓解患者焦躁、抑郁等不良心理,能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6min内平均移动距离显著的提高,能有效的恢复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梅俊荣.强化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7):18-20.
        [2]张晓,沈丽,翟春梅.提高ICU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及近期预后的干预措施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8,36(12):1625.
        [3]李小花,王堃.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不良事件预防[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2):5-7.
        [4]韩云华,李真,赵海云.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 34(02):127-128.
        [5]芮顺海.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发病诱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 16(32):269-270.
        [6]李琼.安全管理在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PCI术中护理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06):166-167.
        [7]余一知,范小艳,向巧君,等.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05):571-572.
        [8]刘婷婷.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个性化护理应用观察分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8, 46(09):2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