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创伤出现骨折的8个征象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4期   作者:胡天辉
[导读] 运动损伤主要指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
        胡天辉
        金堂县黄氏中西医骨科医院  四川成都 610400
        运动损伤主要指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其损伤部位与运动项目以及专项技术特点有关。如体操运动员受伤部位多是腕、肩及腰部,与体操动作中的支撑、转肩、跳跃、翻腾等技术有关。导致运动损伤的常见原因包括:训练水平不够,身体素质差,动作不正确,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等。运动损伤中急性多于慢性,急性损伤治疗不当或过早参加训练等原因可转化为慢性损伤。常见的运动损伤包括擦伤、鼻出血、脑震荡、扭伤、脱臼、骨折等,运动损伤引起的骨折较为常见,由于很多人不清楚骨折的症状表现,导致运动骨折时没有第一之间采取急救措施,从而引起骨折后遗症等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运动损伤导致骨折的相关知识。
        一、运动创伤出现骨折的8个征象
        骨折大多是由于外伤暴力所致,骨折指的是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反常活动骨擦音畸形是骨折的特征。严重的骨折可能会导致休克,危及患者生命。骨折可闭合性与开放性两种,前者皮肤完整;后者皮肤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运动中发生的骨折多为闭合性骨折,它是运动创伤中严重的损伤之一。运动损伤引起的骨折一般有以下几个征象:①碎骨声,骨折时伤员偶可听到碎骨互相摩擦发出的声音。②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③肿胀及皮下淤血骨折时,由于附近软组织损伤和血管破裂,可出现肿胀及皮下淤血。④功能丧失骨完全折端后,失去了杠杆和支持作用,加上疼痛,功能因而丧失。⑤假关节活动及骨摩擦音,完全骨折时局部可出现类似关节的活动,移动时可产生骨摩擦音。这是骨折特有的征象。⑥压痛和震痛,骨折处有明显压痛。有时在远离骨折处轻轻震动或捶击,骨折处也出现疼痛。⑦畸形,由于外力及肌肉痉挛,使断端发生重叠、移位或旋转,造成成角畸形和肢体变短现象。⑧疼痛,由于骨膜破裂,骨的断端对软组织的刺激和局部肌肉痉挛所致。这种疼痛一般剧烈,活动时加剧,严重时可发生休克。
        二、骨折急救
        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型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接触;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外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较常见的是四肢骨折。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转送时尽量用硬板床。下面是骨折后急救的5个原则。

①抢救生命:严重损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者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②伤口处理:开放性伤口的处理应及时恰当的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包扎伤口,以防止伤口继续被污染。③简单固定: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运。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④必要止痛:严重疼痛可引起休克,因此应给予必要的止痛药。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剂。⑤安全转移: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隐,防止震动和碰坏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
        三、运动损伤骨折治疗
        骨折病人的典型表现是伤后出现局部变形、肢体等出现异常运动、移动肢体时可听到骨擦音。此外,伤口剧痛,局部肿胀、淤血,伤后出现运动障碍。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肢体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因此,在骨折治疗中,其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这三个基本原则十分重要。首先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复位的方法分为闭合复位和手术复位两种。骨折复位后,因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医疗器械将骨折部位固定。严重骨折需通过手术切开进行固定。
        四、骨折急救注意事项
        搬运骨折患者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急救者在伤者一侧,两人托臀和双下肢,另两人分别托头,腰部部,置伤者于担架或门板上。②伤者两下肢伸直,两上肢垂于身两侧,不要使伤者躯干扭曲,千万不能一人抬头一人抬足。③用枕头、沙袋、衣物垫堵腰和颈两侧。如果颈、腰脱臼错位,或骨折时应将颈下、腰下垫高,保持颈或腰过伸状态。遇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先行复苏措施,出血休克者先止血,病情有根本好转后进行固定。代用品的夹板要长于两头的关节并一起固定。夹板应光滑,夹板靠皮肤一面,最好用软垫垫起并包裹两头。院外固定时,对骨折后造成的畸形禁止整复,不能把骨折断端送回伤口内,只要适当固定即可。固定四肢时应尽可能暴露手指(足趾)以观察有否指(趾)尖发紫、肿胀、疼痛、血循环障碍等。固定时应不松、不紧而牢固。
        五、总结
        骨折恢复状况良好要积极进行康复训练,通过受伤肢体肌肉收缩,增加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使受伤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到骨折前的正常状态。大家在日常锻炼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发生骨折意外,造成不必要的身体伤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