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核心素养渗透路径探寻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1期   作者:喻永刚
[导读]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生物教师应在教学中探索该课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索生物知识,与同学团结合作,增强集体意识。本文主要探讨生物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喻永刚    泸州市叙永县水潦彝族乡高坪学校  四川  泸州  646409
摘要: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生物教师应在教学中探索该课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索生物知识,与同学团结合作,增强集体意识。本文主要探讨生物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核心素养;渗透路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014-01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含义主要包括:感知生命,领悟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认识自然,珍惜自然;生物学科的探究和实践。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主要是指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在活动中的实践能力和实验中的探索能力,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向个性化方向发展,促进教学评价体系的逐步完善和优化以及教学要素的整合。
        一、激发兴趣,融入生命观念
        为了使学生树立人生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了丰富的图片、视频和挂图。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理解,学生对物质和能量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认识到细胞和人类的生命活动都需要物质和能量作为基础。学生将思考血液循环方式中血液成分的变化,理解供给各种生命活动的需要是在氧的作用下,通过组织细胞的线粒体释放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二、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形成生命科学观念
        生物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它能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对身体结构更加熟悉,对宇宙万物的具体结构有了深刻的认识。如果学生不了解生物学知识,就很难对生物学产生兴趣,也就失去了进一步提高核心素养的机会。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知识,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当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基础时,就会在潜意识中形成尊重生命、热爱科学的观念。
        三、发挥生物课堂教学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和掌握知识,逐步提高能力,这些都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平台来实现的。在初中教学中,每节课的教学时间约为40分钟。如何在这个有效的时期提高教学质量,需要生物教师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生物教师需要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教学,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运用不熟悉的概念和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初中生的生物素养。此外,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工具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并能为学生展示更多的课外资源。此外,教师将教学设备和信息技术带入课堂,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更直观地了解其特点和内涵,使学生在深入理解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学仪器还可以辅助学生进行生物实验。借助相关的教学工具,可以使实验现象更加直观,便于学生理解,促进学生形成对知识的长期记忆,巩固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探讨本质规律,强化理性思维
        社会和人的发展都建立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创新思维。因此,生物教师应积极运用科学的论证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探究生命现象,才能找到其本质规律。例如,当学生了解“人类性别遗传”时,老师可以问学生谁决定了新生儿的性别?引导学生观察男女染色体的组成,分析性别的决定因素。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了解性染色体的不同组合,从而对新生儿性别的概率进行统计,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遗传图。最后,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判断谁决定新生儿的性别。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介绍影视作品,让学生通过实例拓展理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五、提升学生能力,产生社会责任感
        教师在课后为学生安排实践任务,让学生通过了解相关的实践活动,掌握测量血压的方法,然后为家长测量血压,化知识为力量,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帮助他们的家庭掌握健康的生活观念。在知识的帮助下,使学生的家庭得到健康的保护,使学生具有关爱家庭的情感意识。
        六、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内化理论知识
        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可以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理论联系实际。比如,老师讲解“种子的发芽”时,可以让学生亲自做实验。学生可以利用大豆进行栽培实验,结合影响种子发芽的外界条件进行实验探索,也可以考虑种子的发芽率。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种子萌发的全过程。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实践活动从一个实例中得出推论。老师也可以延伸问题,例如,问学生自己种植的豆芽和市场上的豆芽长度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探索食品安全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开花和结果”组织实践活动。这一过程揭示了被子植物的生长顺序,并允许学生分组准备百合。教师需要准备的工具有显微镜、刀片和放大镜。然后,要求学生按照动手实践、解剖探索、主动合作、提问交流、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学习。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植物的功能和结构,进一步了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解剖,让学生了解花的结构、授粉和受精的过程,让学生弄清楚花、种子和果实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只有花朵健康生长,才能顺利地长出果实和种子,这样学生才能对花草有一种爱的感觉,也会使学生热爱大自然。最后,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总之,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生物课程也应利用这一学科的特点,使学生成为新时期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作为一名教师,生物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使学生具备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可以通过探索和实践,让学生逐步形成核心素养。此外,生物教师应探索该课程在社会发展教学中的作用,以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索生物知识,与同学团结合作,培养自己的集体意识,让他们的家庭在生物学知识的帮助下获得健康的生活观念,从而使生活更有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武.初中生物教学的理性思考[J].考试与评价,2020,(08):112.
[2]马琳.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知识文库,2019,(09) :116.
[3]李小刚.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讨[J].学周刊,2021,(01) :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