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李德生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1期   作者:李德生
[导读] 小学科学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程不仅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更是实践性、综合性课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研究性、探索性,因此,教学中倡导探究式学习,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会对其往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及之后的各种学习起到终身受益的影响,因此,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应该要端正自己的教学理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把控好小学科学的教学课堂,多学习和运用多元化的新颖的教学方式,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加强自主探

李德生   珙县洛表镇大平小学校  644505
摘要:小学科学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程不仅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更是实践性、综合性课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研究性、探索性,因此,教学中倡导探究式学习,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会对其往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及之后的各种学习起到终身受益的影响,因此,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应该要端正自己的教学理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把控好小学科学的教学课堂,多学习和运用多元化的新颖的教学方式,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加强自主探究方面的能力,助推学生各个学科的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009-01

        一、 创设和谐课堂探究氛围,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
        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想要学习知识、技能、精神等等或具象或者抽象的事物的时候,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兴趣。要是一个人对自己所要学习的东西很热衷、很喜爱、很感兴趣,那么这无疑是学习过程中的最强推动力,但如果其对学习的东西一点都不感兴趣,那么学习起来就会觉得无聊乏味、不耐烦。因此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如果没能创设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那么学生不仅难以集中精神投入到学习中,而且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之相反的,教师创设出积极欢快、愉快和谐的课堂学习的氛围,在这样的探究情境下,学生就会怀着一种热情饱满的态度,学起来也会觉得很有趣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容易被激发,其自主探究能力也就自然地慢慢地衍生了出来。例如,在教学植物开花了一课,不妨带领学生到学校的花圃、菜地上去体验,让学生沉浸到真实的大自然里,伴随着瓜果飘香、青草香气来学习。好的氛围之下整个人会很放松,学生也就有了去学、去看、去听的兴趣,并且会更加主动地观察探索,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会有很大的好处。
        二、 了解学生阶段心理活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普遍不大,是处于比较稚嫩的时候,其心理也还没有发育成熟,但这个时期的学生却怀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而且大都还保持着较强的好奇心,这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好的。所以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清楚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活动,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能对其以成年人来看待。培养好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不容易的,教师一定要使用小学阶段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努力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使其集中注意力探究知识。这个阶段的学生无意注意经常大于有意注意,容易神游,而注意力一旦分散,不仅会失去学习探究的动力,还会对实际课堂学习产生阻碍,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不如教师预期结果。



        三、 放手学生大胆自主探究,全面发挥自己探究水平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好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其实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大胆地、放心地、自发地去探究,力求全面地将自己探究能力发挥出来。面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教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多考虑一些,很多时候会很少真正地让学生自己去展开研究,可是教师如若总不能放手让学生自己亲身地去体会,就会很难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尤其是有些学生原本就比较难以理解的科学知识,若再加上教师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学生不仅会浅尝辄止,也会成为学习科学的一大阻碍。
        四、 加强学生之间合作交流,互相启发促进共同发展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除了教师的一些引导,其实还可以通过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来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是想实现共同探究、共同进步,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合作探究的优点有两个,第一是能够让学生有团体精神的加持,一个人学习的时候可能会比较懒散、随意,但是将自己融入团体中,不免要考虑到集体的成败荣辱,就会更加严肃认真一点。第二是学生之间会更方便探讨研究,学生讨论起来会比较自在,可以让学生更加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就会由此迸发出更加绚烂多姿的火花,从而产生更多新颖独到的想法、发现、观点,还有就是学生之间经过合作交流能够更加清醒地发现自身的不足,做到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归根结底,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本质上就是自主探究,因为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任务,也都有权力说出自己的看法,这就是一种自发的探究,只是合作交流能够更好地让能力较强的人带动能力较弱的人,促使团体中的人一起进步。
        五、 参与科学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精神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理解科学知识、培养自主探究能力,但并不是只有在有教室、有桌椅、有黑板的才叫做课堂,准确来说,无论身处的环境如何,能够做到教育深入人心的就是课堂、就是教学。因此,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参与到真实的科学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尽可能多方位地感受科学的魅力与奇妙。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一些科学知识还处于比较模糊、抽象的概念阶段中,教师尽可能多地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到具象的科学,使学生明白科学就在生活中,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小学科学是学生迈进科学世界的第一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能够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自发地去研究、去深入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从而助力学生一步步攀登科学的高峰。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方面的培养,尽量地去挖掘学生自主探究潜力,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思维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逯淑娟.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J].读与写,2019,16(18):153.
[2]闫春霞.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8(7):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