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问题导学,促进思维提升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1期   作者:吴荣凤
[导读] 低段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在备课中要善于借助问题进行导学,问题的设置要符合低段语文教学的各项原则,讲究设置的策略,这样才能在课堂上锻炼学生相应的思维能力。

吴荣凤   厦门市金安小学
摘要:低段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在备课中要善于借助问题进行导学,问题的设置要符合低段语文教学的各项原则,讲究设置的策略,这样才能在课堂上锻炼学生相应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问题导学   思维能力   低段语文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018-01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问题和思考对学习的重要性从古至今都有一致的认识。疑和思也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正如新课标所述:语文课堂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该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所以教师备课,可用问题进行导学。这样可以轻松高效完成各项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在这个理论体系中,他又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语文课堂也要完成相应的认知目标。我们将通过思维提升来判断目标的完成,思维是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内在联系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布鲁姆有将思维过程具体化为六个教学目标,其中识记、理解、运用为低阶思维;分析、综合、评价为高阶思维的。语文课堂可以通过设置各种问题进行导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各项能力。下面将以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为例。谈谈如何巧妙设置低段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利用各个环节中的问题,落实教学重点,突破课堂难点、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提升语文素养。
        一、课堂问题设计的原则
        (一)符合学生年龄,提问语言儿童化
        在教学18课《小猴子下山》这课书写生字时,教师的问题是:小猴子和我们要一起来当当小小书法家了,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生字,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呢?这样就把课文内容和书写生字联系在一起,孩子们乐于思考,乐于提醒。这样的问题也具有开放性。
        (二)紧扣课标,达成低段阅读教学目标
        低段课标指出:孩子在阅读时能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本课在理解“满树的”“满”字时我就设置这个问题进行学习,先看图,图片上桃子铺满了桃树,然后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满字,生活中什么时候可运用“满”字说话?孩子就联系实际,说出满分的试卷、满桌的书、满屋子的人......这样就理解了“满”字在这课中解释为全部充实,没有余地。
        (三)解读单元要素,问题设计具有单元整体性
        根据文章内容,学习提取简单的文章信息就是第七单元的训练重点。课中,新生问题就是依据单元要素来设置的。
        (四)依据教学目标,突破课时重难点。
        本课难点就是理解为什么小猴子会空着手回家去?所以这个问题是本课探究的核心问题。
        (五)解读学段前后勾连能力,问题设计具有延展性、螺旋性。
        复述故事,低段这课是个起点,看图能够简单复述故事即可,这课我们设置看图复述故事,就为中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更高层次的复述做了铺垫。
        二、课堂问题设计的策略
        (一)利用前置问题进行导学。
        教学部编教材一下第18课《小猴子下山》,在课堂开始设置以下两个问题:①小猴子昨天下山的路线你们还记得吗?②我们跟随着他下山一起来到玉米地,我们昨天用什么方法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呢?这两个问题,有利于回忆第一课时的内容,发展了学生的记忆能力。


第二个问题为下面环节的的学习提供了铺垫作用。
        (二)新生问题,理清文脉
        在解决第一个问题后,孩子们读了课文产生了新的问题:小猴子下山去了桃树下,瓜地里、树林边分别看见了什么、做了什么事呢?教师指导孩子们用上前置问题时的方法,让孩子们边读课文,边自己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在读得过程中进行思考,最后全班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进行反馈。形成一个自主探究的模式。利用这个问题锻炼了孩子阅读课文提取信息的能力,能够提取完整的信息,他们就理解了课文内容。相应体现了孩子们的理解能力。
        (三)探究难题,理解课文
        学文时,除了提取课文信息,理清课文内容外,文章中的图片及关键词句对理解文章内容起到重要作用。比如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我开始设置一个问题:孩子们,请认真看课文插图,图上画着什么?孩子们就根据我的提问语,把看见的东西罗列出来,有的孩子回答时甚至没有说完整图中的所画的东西。我又补充道:你还看见了什么?孩子接着我的提问,继续观察图片,把遗漏的信息反馈出来了。第二次上课时,我整合了提问语,同样一幅图,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孩子们,请问图上画着什么,你能用简单的几句话说一说吗?这下孩子们观察完图片后,思考了片刻,把自己看到东西整合成了一段话,比上一次追问更完整。第一次和第二次虽然提的问题及通过问题所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一致,但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方面就大相径庭。第一次提问,只是训练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教师的提问碎片化,学生的答案也是碎片式的。教师提问只是考虑推进课堂的下个环节。第二次的提问除了能达到记忆、理解外,还能让学生提升应用的能力,调动了他们原来的积累的词句,整合成一段通顺话的能力。同时具有创造的能力的高阶思维。问题导学时,设置问题难应具有开放性、多功能性。
        此外这课有个核心问题还需进行深入的探究: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这个问题的回答有两种思路,一种是联系全文,进行信息的推测。小猴子下山先到玉米地,看见玉米又大又多就摘了玉米,他又来到桃树下,看见桃子又大又红,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他往前走,来到瓜地里,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当他抱着大西瓜往回走时,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真可爱,于是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但他没有追到小兔子,所以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另外一种是直接概括全文,学生能够直接评价这是一只三心二意的猴子。要是直接进行信息推测的孩子,我们知道这个问题只训练了孩子们的低阶思维---记忆、理解能力。要是这能够概括小猴子的品质,那孩子就已经具有高阶思维,会分析并评价文章的主角。所以当孩子们只能通过推测进行回答问题时,教师就利用课堂教学机智,追问:刚才你的回答很具体,你能用送一个词给这只小猴子吗?这样孩子们思考后就能有第二种答案,相应就训练了他们的分析、评价能力。
        (四)伸展问题,立德树人
        这课结束前还设置了一个问题:这只猴子第二天他再下山,他会怎么做?教师出示四幅插图,跟书上的路线图不一样。这次孩子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幅图或者四幅图,自己创编小猴子再下山的故事。第一次请了两位孩子上台讲故事,孩子们都讲得跟书上的猴子一样,还是三心二意,空着手回家去。紧接着可在这个问题前面加了一句话进行提问:这只三心二意的猴子听到了我们的对话,第二天他再下山,他会怎么做?这下,孩子们略加思考,上台讲的故事就变成了知错就改的,明确目标始终如一的猴子了。问题的设置,还需明确学段特点,设置具体些,导学的效果明显加倍,这个问题的设置,不仅有利于锻炼孩子的记忆,理解、应用能力,更有利于训练孩子们的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这个具有伸展性的问题,还可以给学生带来无尽的启发,让学生明白,今后自己做事也不能三心二意,达成情感目标。
        当然,在一堂课中,问题并不是都是能由教师提前设置好的,在师生的互动过程中,学生会随时新生问题,在师生和生生的互动中,教师也可能在本堂课中生成新的问题。这种现场生成的问题是恰恰是学生思维的反映,也是一堂课中最值得探索的核心点,经过现场思考,及时的反馈,能够达到最佳的导学和锻炼思维的效果。其次,问题的设置还学考虑关联性和层次性。这样才有利于教学环节设置的连贯性和深入性。学生思维也能相应从低阶到高阶的飞跃。并不是所有的课都一成不变,具有固定的前置、探究、伸展问题模式。每课设置一个核心问题进行探索那是必然的,在每个问题的探索中必须考虑问题背后的思维价值。一问多得是最好的提效方式。
        巧妙借助问题导学之力,既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动探索的精神,体现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体性,又体现了教师在课堂上的的主导性。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