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思维力的培养策略例谈——以PEP教材(三年级起点)为例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1期   作者:王锦阳
[导读] 思维品质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品质之一,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中不断注意引导学生用英语的语言习惯、思考顺序和方式来来提升思维力,进行思考与表达,从而强化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文化品格、学习的能力和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英语的英语思维能力。本文从思维的品质出发,浅谈小学生英语课堂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

王锦阳    厦门市金安小学  361009
摘要:思维品质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品质之一,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中不断注意引导学生用英语的语言习惯、思考顺序和方式来来提升思维力,进行思考与表达,从而强化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文化品格、学习的能力和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英语的英语思维能力。本文从思维的品质出发,浅谈小学生英语课堂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  思维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080-02

       一、思维灵活性和敏捷性的培养
       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学生能根据客体的不断变化,采取不一样的解决措施。包括了学生能从多角度理解问题、综合的分析问题、能举一反三,迁移规律解决问题等,不仅关注学生能否解决更多的问题,而是能否高效地解决。思维的敏捷性不仅是思考速度上的体现,也另一方面体现了智力的敏锐程度。敏捷的思维能够适应情景变化的情况来积极地思维解决问题,再三思考,正确地判断和迅速地找到解决方案,而思维的敏捷离不开知识的储备,在关键时刻快速提取运用,灵活地解决问题。
       以四下Unit 4 At the farm 和 Unit 5 clothes 为例:
       在Unit4 At the farm中主要学习了重点句型“What are these/those? Are they ...? 对复数动物提出疑问和猜测,而在Unit 5中,句型不变,询问客体发生改变,重点句型变为 ‘Are these yours?’ 、‘Is this John’s?’ 。在学习Unit 5 A 部分的时候,有的学生就提出“这句话很熟悉”“这和Unit 4的一样”。这类学生能快速将知识迁移,认识到这一个单元的本质是对单复数的进一步巩固学习,往后在遇到相对应的练习时,学生能意识到这只是“换汤不换药”的piece of cake 罢了。如果教师们在上课的时候,能让学生都意识到问题的本质,用综合、纵向的思维去理解问题是否对于他们的学习是一个质的提升?
       在以上的例子中,正是有了前一单元知识的积累,学生能将同类知识迅速提取运用。在PEP教材中,单元主题的选择也是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如,在三下At the zoo中学习形容词tall/thin/short/long 用来形容所见动物,在四上My friends 中除了外貌词语strong以外,又添加了描述人物性格特征的形容词friendly, quite来描述朋友,进一步完善了对人物的描述;在五上What’s he like中 用teachers 的人物形象引出 kind/strict/funny/young,以及到B部分来描述身边的同学hard-working, clever, shy, helpful, polite。这样的单元话题安排是符合学生思维认知的规律的,由表及里,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三年级的小学生大部分的思维客体是具体的、可感知的,他们很难概括出客体中最主要的、最本质的东西,也就是抽象的思维。他们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与眼前的具体事物或表象紧密联系,所以在三四年级的形容词的表述大都以外貌特征来形容,而这些小学生只有在中高年级才逐步学会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的思维方式,学会掌握初步的抽象定义,所以在五年级时,开始学习使用如何观察人的本质特点并以此来形容一个人的方方面面。所以在五上What’s he likes新授时,学生首先会用 “He is tall and strong” “He has glasses” 这样的语言先来描述teacher,而教师则会用语言引导“You are right, they are his appearance, What about his character? Is his friendly”发现形容方法,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也尽快进入主题。另外,三年级让学生观察可爱的动物到六年级观察身边的同学也逐步在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的思维品质。
       1.发散性思维培养
       辐射思维即发散性思维。根据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储备,多种途径和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授时,可以将文本的主题高度概括,并穿插在课程内容中,让学生以这些提炼的问题为基础展开思考,以此来更深入的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Brainstorm。
       头脑风暴是常见的课堂发散性思维拓展活动。如四下At the farm中,在B部分学习前,要对A部分Vegetable的单词进行回顾,又要自然衔接到B部分的animals,师: What can you see at the farm? 大部分学生会把A部分的内容先说出来,说完之后会有个别学生开始联想到其他物种,提到了horse,sheep等,再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分类,为vegetable和animals,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2.发散式问答。
       T: What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Why?
       S1: I like...because....
       T: Which Month do you like best? Why?
       S2: I like May, because my birthday at May.
       在这个课例中,学生与老师真实问答,学生的答案基于个体经验,不唯一,并且很开放、很真实。这样发散的问答有利于生生、师生间思维相互碰撞,学生在课堂所学也能回归生活。
       运用图片猜测内容。
       这个首先作用在听力的训练上,运用图片预测听力文本内容。
       其次在课文文本的大概信息捕捉,图片总是能更直观的表达和及时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猜测的图片内容到文本中寻找答案,更能提高准确性。
       3.思维导图与逻辑思维的强化。
       例如,PEP六年级上册“My weekend plan”的课堂教学中,本节课围绕着周末计划主题开展课堂教学,借助周末活动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构建的基础上,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What do you often do on the weekend? 回顾活动词汇后,抛出问题: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结合这样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并且完善相应的思维导图并利用课堂所学句型回答课堂问题。
       再如,四下“My clothes” 在B部分课堂结尾,教师提出 “So many clothes, How should we put them away?” 有的学生就提出要结合Unit3 weather 来分类,并有了以下导图。



       教师应当挖掘知识之间的联系,给予学生指导和提示,学生通过不断的观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应当明确课堂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文本和思维点,灵活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吉尔福特认为在发散性思维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创造性思维的标志。所以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充分利用直观性原则和多感官的参与,在听、说、读、写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语感,并以此为基础强化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思维批判性的培养
       思维的批判性是思维活动中独立发现和辩证思考的程度。一个人能独立思考、善于发问是思维过程中一个很可贵的品质。批判的思维来自于对问题综合分析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进行统筹调整的高级的自我意识的活动。[1]
       以四下 My school 为例, A 部分talk 文本讲述Mike 为了去交作业向学校的人询问teachers’  office在哪里的情节,在教授完本节课的重点句型where is the___? It’s on the first/second floor. 后,教师提问:Do you ask people the way to teachers’ office before? 学生开始对文本情景的创设产生质疑,Mike 已经上四年级了也不是新学生,应该不会不知道teachers’ office 在哪里。教师:What will this conversation happen? 学生对问路情景的可能性展开猜测,陌生人问路;去新的学校问路;学校翻新...师顺势:Can you make a new conversation? 让学生自主创编文本,跳出书本的思维禁锢,达到独立思考,加深知识运用的水平。
       三、思维创造性的培养
       思维的创造性在众多思维的品质中尤为为重要,是各种思维的高阶表现。其具体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另辟蹊径,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最优解,创造性的活跃归功于一个人对知识经验的高度理解和灵活运用而系统的迁移,不断分析内在联系,找出独特的交点。另外,创造来源于想象,基于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以PEP四下What time is it? 为例:
       1.let’s learn
       T: Boys and girls, Look at the blackboard, This is Mike’s timetable.(拿出Mike的头饰)Hi,I’m Mike,  This is my timetable, It’s 6:30, It’s time to get up; It’s 7:30, It’s time to go to school; It’s 8:00, It's time for English class.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Please read this, and fill the blanks.
       板书出示:
       Time activities
       6:30 Get up
       7:30 Go to school
       4:00 
       9:00 
       Worksheet:
       Hi, I’m Mike, It’s 6:30, It’s time to get up; I go to school at 7:30; It’s 8:00, It's time for English class. It’s 9:00. it’s time for Chinese class; It’s 10:40, it’s time for P.E class, We play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 It’s 2p.m, It’s time for music class; It’s 4p.m, it’s time to go home; We have dinner at 6:00; ha! It’s 9:00, it’s time to go to bed. Good night.
       S1:It’s 4p.m, it’s time to go home.(教学go home)
       S2: It’s 9:00, it’s time to go to bed.(教学go to bed)
       2. Now, it’s your turn to make your timetable.
       Time activities
       6:30 Get up
       7:20 breakfast
       ... ...
       3.Share your timetable, to choose whose timetable is the best.
       It’s____ o’clock, It’s time to/for______.
       利用设计自己的时间表,使学生能在一定的情境中操练重点句式It’s____ o’clock, It’s time to/for____. 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语言的使用率,让学生有意义的输出,体现真知识的运用。学生基于真实生活及理想状态,创造性地设计了他们自己的时间表,并通过评选最佳的时间表,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
       结语
       总言之,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英语综合素质提升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它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2]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双基的扎实累积,并有意识地创造语用活动,回归生活英语。其次要关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训练,提高学生遇到问题随机应变的能力。再者,巧用发散思维,不断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前提,这要求教师要丰富学生表象储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此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在点滴教学中积极影响小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张树霞.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 课程与教学论(物理),2011(01).
徐霞. 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黑河教育, 20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