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语文古诗教学五步法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叶昌美
[导读] 《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 年版)》明确要求聋生背诵优秀诗文150 篇(段)。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具体篇目可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但由于聋生个体化差异大及其自身能力的局限,在开展教学时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基于古诗本身具有语音精炼、意境优美、内涵丰富等特点,笔者梳理了自己在语文学科上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古诗教学五步法,期望能最大程度调动起聋生的积极性,让教师教学更轻松,让聋课堂更高效。

叶昌美   贵州省黔西南州盲聋哑学校  贵州  黔西南  562400
【摘要】《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 年版)》明确要求聋生背诵优秀诗文150 篇(段)。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具体篇目可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但由于聋生个体化差异大及其自身能力的局限,在开展教学时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基于古诗本身具有语音精炼、意境优美、内涵丰富等特点,笔者梳理了自己在语文学科上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古诗教学五步法,期望能最大程度调动起聋生的积极性,让教师教学更轻松,让聋课堂更高效。
【关键词】特殊教育;聋教语文;古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5-093-01

       《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 年版)》明确要求聋生背诵优秀诗文150 篇(段)。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具体篇目可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新课程标准“附录”中,推荐了75 首古代诗文供选择,为聋学校的古诗教学指明了方向。
       基于古诗本身具有语音精炼、意境优美、内涵丰富等特点,使聋教语文教学更有韵味及趣味,在聋生语言表达、情感表达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聋生个体化差异大及其自身能力的局限,在开展教学时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笔者梳理了自己在语文学科上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古诗教学五步法,期望能最大程度调动起聋生学生积极性,让教师教学更轻松,让聋课堂更高效。
       第一步,我是小小观察家。
       第一步要导入,考虑到聋生的语言发展相当缓慢,比如二年级聋生的语言能力相当于三四岁的幼儿的语言,手语正在学习中, 掌握的词汇量有限,比起枯燥的文字,更喜欢直观的图片。比如教授《山村咏怀》这首古诗时,笔者首先出示了一幅田园风光图,引导学生仔细看:看近景、看远景、看房子、看亭台、看人、看花草树木。随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并引导学生用完整句子回答“我看到了……”或者“图上有……”。比起直接告诉学生图上有什么,不如用一个问题贯穿这个环节,来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环节最后,要点评,并对学生的回答做一个总结。
       第二步,我是小小识字王。
       聋生想要学好一首古诗,教师必须要解决认读的问题。有的学生到最后能机械化地完成背诵,但看到文字反而不认识了,这就本末倒置了。可先出示全诗,再请学生找一找认识的生字词,最后让能力好的学生当小老师教一教。
       第三步,我能理解这首诗。
       古诗教学,对于聋生来说,其优势就是古诗的“简短”,但难点也在于此,古诗语言精练、信息量大、意义抽象、表达含蓄,无论是语言结构,还是内容、形式等,与现代语言的表达方式均有很大的不同。


这些都给聋教的古诗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自身知识水平有限,阻碍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感受,若教师的讲解枯燥无味,则更会影响聋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完全没有听力的聋生和各方面能力都很弱的多重障碍学生。所以, 理解诗意是古诗类课文的教学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首先解读古诗题目。诗题一般是高度浓缩,涵盖了全诗的内容和情感。有的古诗题目好解读,学生好理解。但有的古诗题目存在难度,比较抽象,这个时候可以先学古诗文,最后再反推回题目,进行学习和感悟。然后便是理解诗文,依据笔者从教的经验,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教师选取能体现古诗内容与意境的音视频,最好是动画,更适合聋生观看。二是给每一句诗配一幅画,一首诗就好像一本小绘本,唤醒学生的想像,更适合聋生翻阅。三是教授手语时, 尽可能减少使用指拼,尽量用意译的方式来进行手语朗诵教学。例如,笔者在编排《春晓》的手语时,“春眠不觉晓”的手语编排采用了:春/ 睡觉/ 不知道/ 天亮(早上)。“处处闻啼鸟”的手语编排采用了: 到处 / 听/ 鸟/ 叫。四是根据古诗意思,教师带领学生作画,把抽象的诗句变为具象的画,更适合聋生理解。
       第四步,我能安静听你说。
       这一步针对听力补充效果较好的做过聋儿语训的学生。在聋生的课堂中,任何新的知识都离不开教师先示范这一环节。而教师示范时,是需要立规矩的,因为聋生不会主动地、安静地聆听。学会聆听,对他们而言,是融入在日常的长长久久的一门课程。为了引导学生在听老师范读时尽可能集中注意力,并保持安静,笔者会选择我国传统的古筝、琵琶、二胡等乐器演奏的乐曲作为朗诵配乐,突显古诗的古朴韵味和意境。
       第五步,我来诵读你来听。
       古人在读诗时先“高声朗诵,以昌其气”,所以教师也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站起来大声诵读或用优美的手语展示,学生在声音的刺激下加强记忆,日积月累就会背诵了。
       在高声朗读之后,古人还会通过吟唱的方式,进一步入诗境、悟诗心、品诗味。“读”与“唱”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抒发情感。而抒发情感需要在节奏上抑扬顿挫,情感表现上起承转合,也就是说要有起有伏。聋生难就难在读出“味道”。教读《山村咏怀》时,笔者先给每句划了停顿符号,要求学生看到停顿符号后,要停一秒再继续读。然后把需要重读的字词标注出来,要求学生尽可能模仿老师的发音方式。对于没有语言能力的学生,要求手语朗读,动作要大方、优美,表情要丰富。最后提出要求,要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内容,展开背诵。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古诗阅读的评价,应重点考察聋生的记诵积累。故背诵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演绎式背诵、同伴互背、你说上句我背下句等。能力强的学生应要求其有感情地背诵。
       总之,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珍宝。唐诗宋词元曲……构成了诗歌国度中无比壮丽的景象。它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最灿烂的瑰宝之一。古诗的魅力是无可比拟的, 让聋生从小学刚接触古诗起,就对古诗产生兴趣,进而爱上古诗, 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成长中价值观的建立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国学传播进聋教课堂,开展好古诗教学,是每一位特殊教育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综上,笔者归纳出古诗教学五步法,以期望能进一步提升聋课堂质量,让更多聋生“出手成诗”。
参考文献:
[1]李娟 . 韵味古诗,润泽童心 [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 ,201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