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新策略 阿依努尔·阿布都热合曼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1期   作者:阿依努尔·阿布都热合曼
[导读] 作业是教学活动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巩固学生知识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之一。由于小学语文作业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应适量适度,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开放性和多元化,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真正体现自主学习的目的。

阿依努尔·阿布都热合曼    喀什市东城丝路小学
【摘要】作业是教学活动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巩固学生知识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之一。由于小学语文作业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应适量适度,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开放性和多元化,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真正体现自主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032-01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和课堂的拓展延伸,教师积极、有效地对作业进行设计时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不仅能丰富学生们的课外生活,更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来优化作业设计,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最大限度地实现“轻负担、高质量”。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小学语文老师在作业设计上仍然保持着过去傳统的观念,语文作业不仅量大,而且形式也是一如既往地单一,很多小学生每天都顶着巨大的作业压力做着循环单调地作业。据我个人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小学生每天都得完成大约十来项作业,光是语文练习册就有好几个版本的(几个练习册的内容大部分都是类似重复的),这样机械的重复不仅不能起到有效的巩固作用,还会加剧学生对作业的恐惧心理和不必要的精神负担。此外,作业几乎都是纸质类型的,实践型的作业基本上是没有的,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非常不利的。
        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的方向
        1.作业设计应适量适度
        几年前新课程标准就已经明文规定要给学生减压,但却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实施,相反地近两年学生的学业负担更胜以往了。在笔者看来,语文与其他科目语文学科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主要靠的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且语文知识和素养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地过程。正如杰米扬的汤这个故事所表达的那样,所有的事物都应遵循适度原则,否则将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上要注意适量原则,确保学生在量力而行的基础上完成适量的作业,而不是盲目地瞎应付乃至上升到抄作业甚至找人代写作业等不良行为。
        2.作业设计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由于小学生都还处于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玩性重是这一时期学生普遍存在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布置语文作业时应考虑到小学生的特殊心理特点,设计出富于趣味性的课后作业,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让完成语文作业成为一种乐趣和享受而非压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充满游戏性质的作业,比如可以让每位学生去课后搜集一些谜语、对联或成语接龙,然后在课堂上分享给全班同学,让大家一起参与进来,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3.作业设计要开放性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非常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特点的学科,《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曾明确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作业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立足课本,着眼课外,放眼社会,充分考虑课内外资源的连接和融合。作业内容不仅要与教材内容相联系,应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更应该与社会活动接轨。作业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呈现出阶梯式的层次性,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类型,也可以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类型。总之,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作业设计要多元化
        作业设计应该既可以写、读、看,还可以实践,更可以表演出来,总之就要充分发挥和体现小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在设计多元化的语文作业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尝试:?教师让学生课后去进行观察(植物、动物、气候变化等),让学生制作相应的观察卡,然后将其以纸质或课堂口头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搜集一些电视上、报纸上、商店里或宣传单上的广告词和广告语,仔细观察广告语在设计上巧妙借用了哪些谐音字或形近字来表现商品的特色,如饭店名――饭(犯)醉(罪)团伙、电熨斗――百衣(依)百顺等等,从而感受到广告语言的魅力。?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设计出不同表现方式的作业,如故事、童话体裁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散文、诗歌体裁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诵表演等。多元化的作业设计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发展空间,而且学生在课后准备的过程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此外更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结凝聚力。
        三、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设计综合性作业
        (一)读写结合
        教材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文本,是非常珍贵的学习素材。但是“读万本书”理念指导下,单纯的阅读和学习教材,对于小学生的发展来说,又是远远不够的。有必要将教材学习与课外书籍学习结合起来,课内外阅读结合,读写结合,在“群文阅读”模式下,实现高效、高质量的语文教学。应不拘泥于课本,不被课本所缚,而应从课文中得到启发联想,挖掘课文中的练习点,为学生寻求语文素养发展的实践机会。
        1. 与课文联系
        读写结合是非常有价值的写作训练模式,又能让学生阅读得更加深刻。读写结合有助于促进阅读和写作的相得益彰。教材中的课文是专家学者们从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和各类文章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大都是精品当中的精品,典范当中的典范,每一篇都值得我们反复地研读和鉴赏,每一篇的课文内容都为学生的写话提供了特有的情境。
        参与读写结合,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与写作素养。
        2. 与课外阅读联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书能让人理解更多知识,掌握更多人生道理。“读万本书”的意义重大,需要鼓励学生多读好书,多一些课外的书籍,补充知识的不足,并不断从书中吸收知识与智慧。
        (二)学科与学科整合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工具性学科。在新时代背景下,应摒弃学科界限,组织学生在学科综合理念下学习。把语文、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淡化知识分割,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尽可能综合学习并运用知识,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三)与学校活动整合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非常重要的场所,在学校中学生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也快乐地成长着。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各种各样的活动,教师如能根据活动的特点做个有心人,就能生成各种学生感兴趣的的作业。学生有了这些学校活动的经验,可以将语文学习与学校活动结合起来,设计综合性作业,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作业对于学生学习特别是对小学语文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中要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张彩英.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的作业设计[J].学周刊,2012(7).
[2]樊穗金.浅谈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设计的革新――浅谈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设计的革新[J].现代阅读,20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