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谈话引发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1期   作者:王晨
[导读]

王晨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亳州市丹华小学  安徽  亳州  2368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035-01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也是一个中班小朋友的妈妈,有时候在和女儿同学家长聊天时,他们会经常问我一些问题,如:要不要上幼小衔接班;现在都中班了,怎么还不教孩子写作业呢,我家的孩子连1、2、3都不回会……而我诉他们一年级数学主要是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他们幼儿园都学完了,你认为上小学一年级时孩子还会感兴趣吗?还能认真听下去吗?有的家长又问了很多孩子,如果不提学习,一年级真的很费劲,还有的家长说,他们家大宝虽然已经学会了加减法,但考试还是考不好,他们的这些问题引起了我对自己数学教学的思考,我们班的孩子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加减法知识点都学会了,但是考试还是考不好。很多一年级的小朋友不知道那些题目是让干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培养低年级学生运用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重点,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教会孩子读懂题目 
        很多一年级的小朋友,如果让他没算20以内的加减法,个个都是顶呱呱的,但如果结合实际问题,有的小朋友就不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小学低年级大部分处于形象思维快速发展逻辑思维发展相对缓慢。可以引导学生平时多阅读。课堂上利用充满童趣的教具,吸引学生可以对题目进行改进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如小朋友爱吃的水果喜欢玩的玩具等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如果遇到一些和人物相关的数学问题是老师可以让小朋友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的方式将题目展示给小朋友们。例如笑笑的前面有三个人小小的后面有五个人,一共有几个人?这个问题用表演时的角色扮演。不仅能让参予扮演的学生积极参与,还能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主动去观察情境读懂题目。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寓教于乐,是我重教以来一直坚持的教学理念,低年级的学生专注力不强,容易受无意注意的影响,声音、动作、鲜艳的颜色对他们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儿童认识事物是从直观感知开始,在解决问题题教学中,为了避免枯燥、乏味,我采用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动手摆摆、画画、圈圈,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成具体的图形,把数量关系清晰地表达出来,直观易懂,便于学生理解题意,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借助图形的直观性将抽象的解决问题题和数量关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直观教学,自助学生感兴趣的学具游戏,动画视频等形式来导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建立数学概念,正确解答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数量词,数学用语的理解,如“一共”、“还剩”、“平均”、“减少”、“增加”、“同样多”等,分析数量关系图文并茂利用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努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知识来源于实践,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合作的素材和机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勇于创造,数学就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智慧和力量。在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得到了提高,还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意识的提高与发展。例如:
        一年级小朋友认识中表示,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做一个钟表模型,(让学生说一说,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师实物展示真正的钟表认识时针、分针。
        解决问题它不是一个过结果,而是一个过程低年级小学数学学习,他首先存在于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为凭藉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完成新的学习内容,其次存在于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为将学过的知识运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着眼于现实情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