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作文教学,从“改变”开始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1期   作者:程学卫
[导读]

程学卫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自治县玉溪小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136-01

        众所周知,每学期期末学校很注重教师的教学成绩,家长也很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于一张语文试卷来说,通常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础知识字词句的掌握与运用;二是口语交际或综合性学习的表达;三是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四是习作。我参与过几年的全县统考阅卷,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分值不高,影响了整体分数的提高。因此,面对不确定的作文题目,教师如何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进行训练呢?根据我对四年级学生平时作文的观察了解到,存在以下几种现象:一是作文内容抓不住重点,中心不突出;二是找不到内容可写,达不到相应的字数;三是书写的内容没有顺序,凌乱。针对以上现象,我采取了“分段式作文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与大家分享。
        一、改变学生对写“作文难”的偏见认识。
        很多同学把作文看得很神圣,一些家长在指导孩子写作文的过程中也要求用上华丽的词藻,久而久之,就认为好的作文应是优美词语的堆砌。但是受到阅读面的狭窄,积累少的影响,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无法用优美的词语进行表达,就落下作文难的认识。
        针对此现象,我采用的方法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就让他们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起来,如学习四下《猫》一课时,在了解了作者描写“古怪”的猫之后,回想自己是否见过其他古怪的动物,有学生说出了狗、金鱼、乌龟也有古怪的性格,接着我追问:它们的古怪表现在哪里,有学生说,家里养的小狗,看到主人手里拿着东西的时候,它就摇着尾巴,乞求给它一点儿吃的,要是手里没拿东西,就视而不见;有学生说小金鱼在主人撒食的时候,它就慢慢游过来,用小嘴凑凑,再慢慢吃,有时候还假装游开了。当有一两个同学打开话匣子开始发言的时候,慢慢地,小手越来越多,我让他们同桌交流自己所见的性格“古怪”的动物,学生兴趣浓厚。
        二、改变学生对作文“无内容”的偏见。
        一说到写作文,一些学生就趴在桌子上,在草稿纸上画呀画呀,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写什么呢?到底写什么呢?为了让学生对作文素材,有唾手可得的感觉,如在要求学生写活动方面的作文时,我先在班上开展一些小游戏,如吹气球,让他们观察活动前同学们得到了什么颜色的气球,有怎样的表情,吹气球的动作,表情,吹起来的样子,于是就给他们每人发一个气球,同时用手机照下吹气球前同学们样子,吹气球时的样子,尤其是特写镜头,进行投屏,待学生全部吹了气球之后,再现场写作文。除了几个特殊学生之外,其他同学的作文字数都在400字以上。


随后,我借助展示台引导学生进行现场修改,从修改中引导他们学会完整表达,并把相同意思在同段表达。随后,我还开展了瞎摸食品,事先我在包里装一些坚果、水果之类的东西,让学生去描述样子,其他同学猜事物名称。“掰手力”“刮红包”等活动,学生们兴趣盎然。
        三、改变学生对作文内容“唱空调”的现象。
        有些学生在写作文时,为了满足作文内容表达有情感的需求,喜欢在文中写,“我爱XXX或XXX我爱你”,但是在字里行间看不到他对事物的爱,除了直接说出的情感外,这样的现象,我把它称之为“唱空调”。为了引导学生避免这样的现象,在教学中,我让他们说出自己喜欢的事物是什么,通常会对它做什么,不要说出“喜欢”一词,而是通过具体的事例,让读者读出你对那事物的情感。如要表达自己对书包的喜欢: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新书包,我每天都会背着它上学,要是被谁碰一下,我也会责怪他的。一次不小心沾了一点墨水,我找来湿纸巾擦了又擦,直到看不到墨水的影子,我才放手。适时通过这样的现场流水写作文方式,引导去描写事物的外貌,对待事物的态度,并让他们渐渐懂得含蓄表达,逐步领悟“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内涵所在。渐渐地他们自己懂得如何通过具体活动描写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四、改变学生作文“内容凌乱”的现象。
        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知道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情感,但是多少件事例恰当,我通常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选择三至五个事例来进行表达,中间用好过渡句,也能写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作文。如四下《猫》一文,标题是“猫”,作者写了大猫性格古怪和满月的小猫的调皮可爱,为了表达大猫的古怪性格,写它贪玩,出走一天一夜不回家;写它尽责,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写它温柔可亲,从“蹭腿”“画梅花”“叫声”中可以读出来,而“出走”和“捉老鼠”“蹭腿”“画梅花”“叫声”,只是写出有这样的事儿,而并没有详细写出它的经过,通过这样三至五件零散的事儿来表达猫的特点,读起来很真切。
        为了培养学生有这样的意识,我让他们回家观察一种动物,写一段通过几件不同的事儿来表达动物的性格特征。次日各种性格的动物跃然于纸上,学生对动物的喜欢之情一目了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古人对我们授业的要求,但是怎样“授”,掌握怎样的“渔’,是要让学生可观可模的,而不是口上理论知识强行要求,是通过身体力行的演示,让他们去体验,这样做才有乐趣,这样做才有意义。
        本论文作为遵义市2020年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课题《小学语文作业优化布置的实践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