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1期   作者:李永斌
[导读] 语文属于初中阶段学习中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其在中考中所占据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必须要受到我们的重视。新课程改革更加强调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强调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教学模式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

李永斌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曹坪中学  陕西  商洛  711402
摘要:语文属于初中阶段学习中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其在中考中所占据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必须要受到我们的重视。新课程改革更加强调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强调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教学模式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189-01

        初中学生对于语文学科自身的认识,对于语文学习的认识,都对该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为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时也应将目光投放到改革“学生对于语文的态度”上,即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将这一根源问题解决,将会大大有益于语文教师的教学、有益于语文学科的改革,有益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一、创设导语、引起联想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恰当而新颖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让学生首先听到的是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开场白,定能使学生的精神为之一振,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也就能随之产生了。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就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优化了课堂教学,这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因此,一堂课开头数分钟导语的作用不容忽视。如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认真求知。导语言简意赅,充满激情,寥寥数语,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轻松欢快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这有利于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激发思维,引起联想,为下一步的课堂学习留下想象的空间。
        二、甄别情况,因材施教
        在语文课堂中,要想让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教师应该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因材施教。如在课堂提问中,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水平来提问,基础好一点的自然提的问题可以较难,基础差一点的,则问的问题也比较简单。教师在教学时一定不能让回答问题成为优生的专利应当适当提问。因材施教,据自身水平来提问,使学生们都有可能成功的回答出问题,从而受到老师的表扬与鼓励以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有赖于成功。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所以对他们的要求也应该不一样,才好让他们都有收获。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知道如何去创造条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收获成功的机会和感受成功的喜悦。毕竟批评只会让人变得自卑,而鼓励则会让人变得自信。
        三、参阅经验、引进活水
        在使用教材过程中,要把课文作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依据,但也不拘泥于教材,而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情况的需要,广泛阅读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时时引进时代的源头活水。如:每节课拿出几分钟,师生共同参与,开设三分钟演讲,每堂一首诗,每课一成语等栏目,同时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不断积累课外知识,每两周拿出一堂课展开交流。


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拿着笔记本,到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去采集,课外阅读气氛浓厚,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四、教学结合、提高效率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学生又是活的主体。教师的教法应建立在学法的基础上,强调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和实践,教师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引导的作用,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帮着学生学习。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圈点批注法(预习笔记)、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语言赏析法。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目标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完成迁移性练习进行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五、引导思维、升华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后,教学便进入了中间阶段,即讲读课文阶段。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顺着课文段落先后,从段首依次分析至篇末,这种教法未必不可,但它是一味拘守,也会湮没某些课文的特色,还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难以生动活泼地发展。因此,设计有新意的教学思路是必要的,它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发现、感悟为契机,从课文中选取关键性的语句或问题作为切入口,优化课堂组织过程。所谓引导思维,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启发学生思维。教师首先介绍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体常识,引导学生读课文,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语句所表达的内容去思考,然后在文章难点处设疑,组织讨论,对段意、层意、中心思想给学生一些提示,让学生作出概括;最后对课文做归纳,使学生明确全文知识点,体会文章的风格和特色。在课堂教学中,为把学生带入课文的分析,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结构,理解课文内容,我采用了提问的形式,对每个问题都作了精心的设计。
        六、精巧结尾、延续兴趣
        一个好的导语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而好的课堂结束语,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教学效果更精彩。究竟采用哪些方法,才能使结束语更好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仔细设想,下一番功夫了。我在教学中注意精心设计具有思考性、实用性、趣味性的结尾。
        七、丰富素材、提升写作
        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激励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写作中去。创新方法,开拓题源,保持兴趣。兴趣是做好任何一件事的不竭动力,教师只有积极开动脑筋,不断创新写作方法,开拓写作题源,才能够使学生兴趣不断提高、永不枯竭,让学生从写作中得到永久的乐趣。丰富多彩的素材是学生快乐作文的“催化剂”,更是激发作文兴趣的物质源泉。
        把学生在课堂中诱发出来的学习兴趣延续到课外,延续到新的学习中去,做到课尽趣不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达到“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生活中处处皆语文。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把培养兴趣、启迪思维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使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向知识的高峰不断地攀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