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学生展讲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1期   作者:陈克美
[导读]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校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只注重结果,死记数学公式和结论,机械模仿,在学习时缺乏积极思维。课前不主动预习,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不主动思考,不主动交流。完全依赖于教师上课的讲解,只盲目的注重解题的结果,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陈克美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一小学校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下,学校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只注重结果,死记数学公式和结论,机械模仿,在学习时缺乏积极思维。课前不主动预习,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不主动思考,不主动交流。完全依赖于教师上课的讲解,只盲目的注重解题的结果,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关键词:数学课堂;学生展讲;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187-01

        现如今, 科技发展得越来越迅速, 而科技发展的基础就是知识的进步。在学校教育中, 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学科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引发数学思考,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条件。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 对于陌生新鲜的事物比较感兴趣, 所以教师要把握住他们的这些特点, 在授课时创设有效情境,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 也培养创新意识。
        如在教学二年级的“用乘法解决问题” 这一内容的时候, 有这样一道题: 6+6+6+6+6+4=? 笔者先引导学生们推导出5个6相加可以写成6×5, 那么6+6+6+6+6+4=6×5+4=30+4=34, 学生也认可了这种做法。可是, 有个学生说: “我可以有不同的做法, 我想把式子变成6×6-2。” 这一个思维上的创新和跳跃性吸引住笔者和其他学生的眼光。紧接着笔者让学生一起寻找: 哪来的6个6, 多出来的一个6是藏在哪呢? 为什么要减2?学生们兴致高昂, 讨论得特别激烈, 最后一致认为把4看成6, 就有6个6, 再减去多出来的2, 那就是6+6+6+6+6+4=6×6-2=36-2=34。可以发现, 通过激发学生探的兴趣, 加上有效的方向引导, 学生逐渐发现了数学的本质, 创意也就扑面而来。
        二、通过小组讨论,探索数学奥秘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小组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学生可以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吸收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以此来促进自身的智力和思维的发展。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通过问题情境助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分组,探讨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最终得出统一答案,并且向其他同学分享。此外,在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为学生设定具有针对性的数学话题,让学生与小组内的成员一起思考,在小组讨论中产生思维的交流和碰撞,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



        三、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提高教学针对性、有效性
        数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源于生活,由此看来,生活和数学息息相关。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可以将数学教学和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增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计算和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情境,在教学中融入丰富的生活元素。
        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选择几名同学扮演顾客,其中一名扮演售货员,创设这样的情境:在一家商店中,几名学生为了参加学校的运动会而做准备,购买一些体育物品。商店中的篮球45元一个,足球36元一个,排球37元一个,羽毛球51元一副。有同学想购买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一共需要多少钱?这时扮演售货员的同学需要根据该问题做出相应的解答,班级内的其他同学需要检查该同学的解答是否正确,如果回答正确,教师可以给予这名学生一些言语上的肯定,同时引导其他学生给予该名同学的掌声,满足学生的获得感。如果回答错误,其他同学可以帮助这名同学纠正错误,在一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内容。
        四、创设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有具体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可以置身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将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数学知识,同时也会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对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也有积极作用。所以,数学教师要整合优质的数学教学资源,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在良好的数学环境中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
        比如,在教学数学“10以内数字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可以吸引小学生的眼球,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数字“1”时,为学生放映“一只小猴子”的图片,并且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询问学生:“多媒体中有几只小猴子”。之后,在教学到“5”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利用动画演示,呈现五只不同的小动物,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采取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更加热衷于学习数学知识。同时,通过这种数学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数学教学课堂的灵动性和趣味性,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要在其中融入一些创新元素,为学生带来不同的数学体验,帮助小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同时,学生自身也要具备强烈的数学学习意识,通过具体的学习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增强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教师发挥合力构建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宋丙春.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3).
[2]姜春富.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措施[J].考试周刊,2020(08).
[3]杨健. 小学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8(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