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 袁之锋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1期   作者:袁之锋
[导读] 因式分解在八年级数学教学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解决因式分解问题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在解决因式分解的问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多项式的情况去选择因式分解的方法,合理的使用因式分解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解决因式分解问题的能力。八年级数学教师要想提高因式分解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袁之锋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撮镇中学  安徽  合肥  231602
摘要:因式分解在八年级数学教学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解决因式分解问题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在解决因式分解的问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多项式的情况去选择因式分解的方法,合理的使用因式分解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解决因式分解问题的能力。八年级数学教师要想提高因式分解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启发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181-01

        在八年级数学的因式分解教学当中,教师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首先要启发学生去对因式分解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对因式分解的学习兴趣,教师再用情境教学的模式去启发学生,进而让学生顺利地解决因式分解问题。启发式教学模式的采用,有效地提升了学生解决因式分解问题的效率。
        一、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疑问
        数学教学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的头脑不断的运转思考,才能让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去进行深入的思考,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性。因式分解的教学内容和整式乘法关系密切,在讲授因式分解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去对整式乘法的内容进行回溯,让学生在其中总结一些和因式分解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进行深入思考并进一步的探究,这样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解决途径中加深了对因式分解知识内容的认识,让学生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整式的乘法的计算中,结果就是一个个整式的乘积,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总结出计算结果从积的形式转化为和的形式,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掌握了等式的性质等相关知识。
        例如,在3x(y+z)=3xy+3xz等式中,学生很容易看到等式的左边3x(y+z)是一个积的形式,而等式的右边3xy+3xz是一种和的形式。学生已经对等式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很快就能够说出等式的对称性的特点,也就是等式右边和左边想到,反过来也是一样的。教师在黑板上把式子列出来,3x(y+z)=3xy+3xz,反过来3xy+3xz=3x(Y+z)也是成立的。教师让学生对等式仔细观察后去对等式的关系做进一步的总结归纳,让学生加深了对因式分解的内容的理解。
        二、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同。只有学生对所学的教学内容产生了兴趣,才会在教学内容的吸引下去对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这样才能使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不断的提升。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这一点,针对学生的数学实际水平设计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进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引导学生对数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提出相应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的使用,让学生学会动脑思考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去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找到学习数学的兴趣点,激发了学习数学的热情。
        例如,在学习平方差公式的教学中,教师随便在黑板上出了几道数学口算题,让学生快速的口算。82的平方减去22的平方,由于教师说要快速计算出结果,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同时也在心里产生了疑问,这么大的数字很难通过口算去进行计算,教师为什么会出了这样的问题呢?教师点头给学生肯定的回答,学生都面露难色。教师随即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平方差公式后,可以很轻松地解答来这样的问题。学生于是就对平方差公式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然后教师给出了(a+b)(a-b)的石子,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多项式乘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去试着计算,很快就计算出了结果:(a+b)(a-b)等于a的平方减去b的平方。那么按照等式的性质,反过来也是成立的。因此,82的平方减去22的平方,就可以按照平方差公式来计算,这样学生就很轻松地通过口算计算出了结果了。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总结出了平方差公式,并在实际的应用中加以验证。教师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互相出题然后比赛看谁计算的快。这样使课堂教学在热烈的学习氛围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
        三、应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因缺少趣味性,很难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打破传教学模统的式,改变了枯燥的数学知识的讲解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授到主动地探索知识。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和枯燥的,而且逻辑性又比较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因式分解的教学内容,教师设置了情境模式,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去理解数学知识,情境教学模式的使用,让学生对因式分解的学习有了新的数学体验,使学生对因式分解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参与度。
        初中阶段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过程,教师在数学公式的学习中,教师通过情境的设置,让学生通过对具体的事物的认知去理解和把握抽象的数学内容。例如,在因式分解的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融入到情境模式,深刻地理解了因式分解的公式的内容,同时通过情境的演绎,让学生更容易记忆这些公式,通过情境的启发把具有一定难度的因式分解公式转化为具体的情境,有效提升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结束语:
        教师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因式分解的积极性,使因式分解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申孝龙.在八年级数学的因式分解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J].信息教研周刊,2012,(12):8-8.
[2] 薛莺,陈锋.类比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数学,2019,(6):13-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