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1期   作者:刘新娟
[导读] 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到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上,以此来为日后的高难度教学任务打好基础。初中数学教育者需要认真分析班级学生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时动态表现,根据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来灵活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之上适当降低课程难度,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此,本文主要列举了几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措施建议,供参考。

刘新娟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第二中学  350811
摘要: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到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上,以此来为日后的高难度教学任务打好基础。初中数学教育者需要认真分析班级学生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时动态表现,根据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来灵活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之上适当降低课程难度,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此,本文主要列举了几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措施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207-01

        一、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以及知识视野的不断开阔,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判断能力均会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提高。而逻辑思维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理解新鲜事物和掌握新知识的重要能力,将关乎一切重要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通过进一步强化初中生的逻辑思维,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数学课程的学习难度,同时也能够指导他们运用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来对待身边事物。
        二、转变教学观念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任务要更加重视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强化,教育者首先要树立起立德树人的教学观念,找到逻辑思维培养与数学学科素养强化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之上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来丰富数学课堂,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从难度较低的教学内容入手,帮助学生尽快掌握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方法。
        例如在教授“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这一课程时,教育者则可以拿出5~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让学生自行阅读教材内容,并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所不理解的知识点划分出来,鼓励学生在课堂中提出大胆的质疑。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判断每一位学生现有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来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案。除此之外,教育者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实践和创新,让他们根据课程主题列举一些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并在共同讨论和分析的情况下,共同验证所学习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体会到由数学课程所带来的成就感。
        三、强化概念教学
        概念教学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令很多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为此,教育者则可以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强化概念教学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教育者要一改往日机械式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地吸引在课堂当中,让学生带有明确的目标来展开深层次的探讨和思考,并在这一过程中将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教育者可以为学生创设出不同的情境主题,通过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弄清楚数学概念的基本内涵,并指导他们采用正确的方式来对数学知识进行验证。


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一定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由于在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很多数学概念都具有外延性特点和从属性特点,如果不能够明确加以区分,将会让学生产生混淆。为此,教育者一定要明确不同概念之间的所属关系和根本区别,带领学生来共同探究,进一步培养他们逻辑思维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有关于长方体的知识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且清晰的理解长方体的相关概念,教育者则可以借助身边的道具来辅助教学。例如书籍或文具盒等,让学生将道具拿在手中。全方位观察长方体的形状和主要特点,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将长方体的相关概念描述出来。当学生已经能够全面掌握并理解与长方体的有关的知识后,教育者则可以进一步引出棱柱这一概念,并分别列举出长方体和菱柱之间所存在的种属关系,以此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加深所学知识在他们脑海中的印象。
        四、鼓励学生勤于思考
        在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教育者还要重点引导学生的思维志向,让他们可以明确学习数学课程的主要作用,并主动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桎梏,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于采用机械式的学习方法,对于教材和教育者的依赖度过强,并不知道该如何自主化安排学习任务。在此种固化式的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已经不懂得该如何进行自主思考。针对这一问题,教育者则要进一步鼓励学,让他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验到由思考所带来的无限乐趣,由成功解题所带来的喜悦感和自豪感。例如,在教授多边形内角和的相关课程时。教育者则可以在新课程开始之前为学生提出以下的思考问题:请各位同学认真思考一下,在之前的数学课程中我们学过哪些多边形,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是什么呢?在经过了短暂的思考和讨论后,学生纷纷给出答案,即为三角形。然后,教育者则可以继续展开引导,提出如下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我们能否基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来进一步延伸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呢?在问题的指导下,学生纷纷给出答案,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并在此基础之上对长方形来展开进一步的探讨,由此发现多边形内角与多边形的边数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不难看出,通过此种循序渐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还要根据新课程当中所存在的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来进行单独分析,并提醒学生在进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哪些问题。随着学生逻辑思维的不断强化,他们将会越来越习惯于进行独立思考,并将这一良好的思考习惯带入到其他学科乃至日常生活当中。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再次得到强化。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已经达到了新的难度水平。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教育者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为此,在日后的初中数学课程中,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及时总结不同类型的解题方式,并指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来展开讨论,在这一过程中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标。此外,教育者也要尊重学生所提出的不同意见,并允许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犯错,打造出更加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林启堂.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7(1):218-219.
[2]李晓萌.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读天下,2017(2):45-46.
[3]康学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5):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