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7月下   作者:王泽芳
[导读]

王泽芳   宜宾市长江路小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7-033-01

        朗读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成为千百年来颠扑不破的教学真理。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学生对文中的词句概念、感人的情景描写、丰富的思想感情,以声解义,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朗读训练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朗读基本训练,是眼、耳、脑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的活动。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由此可见,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
        一、朗读教学的现状
        目前教学中,大家都在强调朗读的重要,强调朗读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对朗读的安排并不够到位,比较随意、简单化。其实,有一种错误的思想在主导着人们,多读总没有坏事,多读反正有好处,所以,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局面,就是在整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路读过来,教师也用了比较多的朗读方式要求学生读,读完,分析完,文章就讲结束了。有的时候,感觉老师布置学生朗读是目的不够明确,也看不太出每一次朗读都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朗读教学现状的分析
        从现状看来,小学朗读教学中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能会采取让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如:男、女生读,开火车读,小组比赛读、分角色朗读等。看上去比较热闹,但学生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读而读,没有用心去读,更谈不上用情,只是有口无心地“念经”;此外,教师总是有选择性地盯着一些朗读较好的学生,其他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地当听众。这样的朗读教学事半功倍,而且还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其次,还有就是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过于单调,教师的评价语往往就是“读得真好”、“读得真流利”、“读得真有感情”。课标中还强调“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还应注意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三、关于优化朗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和教学目标来看,不同学段的儿童有不一样的朗读特点,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应结合不同学段的特点,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从而达到优化朗读教学的目标。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要仔细观察便可发现,凡是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儿童总是在这方面表现出某种潜在能力。儿童在某项活动中由于表现好,得到老师的赞扬,他将对该项活动表示出兴趣,如此良性循环:因能力而导致兴趣,因兴趣而导致满足和能力的提高。
        (二)结合学生的学段特点
        1.低年级
        这一年段的学生,他们掌握的词汇量少,对句子结构也不熟悉,而且内部言语还未很好地发展起来。《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低年级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2.中高年级
        这一学段的学生,语文水平已经有所提高,掌握的词汇量也在增多。默读、浏览等阅读方式占据了一定的分量,但是朗读仍然很重要,但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文体特点,正确处理朗读与默读之间的关系。
        (三)合理运用朗读技巧。
        1、理解中读。
        学习古诗《山中送别》和《赠汪伦》,虽然同是送别诗,但表达的情感却截然不同。《山中送别》中“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表达了诗人刚刚与朋友分别就盼望再次想见的心情,又流露出诗人与朋友分别后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失落感。而《赠汪伦》中“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送别时,汪伦没有伤感的情绪,而是高高兴兴唱着歌来送别的,只有最了解李白豪放性格的人才会这样做,因此李白把汪伦看成是最知心的朋友,写下了这首诗赞颂汪伦对他的情意,表达了诗人李白与朋友汪伦之间深厚的友情,引导学生理解到这一点,才能读得充满激情。
        2、配合动作表情读。
        第六册语文中有一篇课文《小蝴蝶花》,其中有三句话反映了小蝴蝶花情感的变化。在指导这几句时,我让学生想像成自己就是小蝴蝶花,带着动作表情读,这样,学生在读第一句时“我是百花中最了不起的,可惜被埋没在这里,跟这些小草、小花在一起,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呀!”有的学生摇头晃脑,一副自高自大的样子,有的学生用手指指点点,好像在数落那些不知名的小花小草。在读第二句时“她想看来我是百花中最寒碜的花了,谁也不会理睬我!”学生们的声音也小了,头也低下了,一副自馁、情绪低落的样子。读第三句是时“听了孩子们的话,小蝴蝶花仰起了头,心情舒畅极了。”学生们又挺起了胸仰起了头,充满了信心和向往。这种配合动作表情的朗读,不但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读的绘声绘色,而且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情感、意境的理解和感悟也更深入了。
        3、联系具体的课文内容与环境来读。
        在《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中,董存瑞请求任务时,对连长说了七个字:“连长,我去炸掉它!”读这么几个字,怎么指导呢?我告诉学生,我是连长,你是董存瑞,你来向我请求任务,读像了,我才同意。这一下子,学生就来了兴致,先练习,再争着来“请战”,在读中,把董存瑞焦急、迫切、坚定的心情都表现了出来。
        4、巧用示范。
        范读可以是教师读,也可以是学生读,范读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单纯的模仿,而是听出读书者对文章的理解,以引起学生的共鸣。示范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朗读,更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情感美,也是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的重要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一是尽量让学生来示范,老师示范多了,就会喧宾夺主,占据课堂宝贵的时间;二是教师示范要在难点上,在关键处,在优美文字中,在含义深刻的句子中。
        5、品读、评读、诵读、角色读、竞赛读等等,使学生的朗读思维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争先表现,能营造浓烈的阅读氛围,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中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但要注意不同文体的朗读会带来不同的感受。朗读凝聚着语文教学的精华,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在新课程改革的如今,朗读教学也同样引起了人们足够的重视。
        总之,适时强化学生成功的喜悦感,巩固兴趣。教师要特别注重让学生体会成功感,因为成功越大,兴趣越大,动力越大。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点成功,他们也会像成人完成了一个重大科研项目一样感到高兴,继而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获得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着进一步的成功迈进,从而形成稳定而持续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尽量多地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感受到努力的价值。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