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策略多样化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7月下   作者:王辛
[导读] 有效的开课源于导入策略的新颖有趣。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尽可能地让导入教学策略多样化,让学生在耳目一新中迅速“收心”,配合教师探索互动对话。

王辛   四川省兴文县古宋镇第二小学校)
【摘要】有效的开课源于导入策略的新颖有趣。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尽可能地让导入教学策略多样化,让学生在耳目一新中迅速“收心”,配合教师探索互动对话。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入策略;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7-066-01

        开课导入是新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时间虽短,但具有先声夺人、敲山震虎之功效,故而在聚焦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迅速“收心”等方面作用明显。有效的导语是活动与语言配合,不仅是导入活动还是教师的导语,都是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之前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方法精心设计的活动或教学语言,统称为开课导入,这个导入策略如果设计得好,就能引起学生学习动力,唤起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为顺利地掌握新知识备好精神状态,使学生迅速地投入教学情境中。故而很多教学大师们都乐意把重拳放在开课导入环节上。那么,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我们又该怎样去设计开课导入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进入了大量探索。下面,结合实践,谈谈语文开课导入策略应多样化的实践探讨。
        一、新旧联系导入法
        有效的教学是基于“最近发展区”的教学设计。由孔子“温故而知新”思想可以知道,导入时从旧课引入开讲,在学生现有知识基础上,总是比较顺理成章,贴切自然。因此,在开课导入时,我们就可采用联系旧知,引出新知的策略来进行,引导学生由已知向未知引渡,唤起他们旧知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在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作品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有时候学一篇课文,如果借助予已经学过的,与之相关的文章,会更好地理解文意,引起重视。在导入的时候可以把旧知识从学生的记忆中唤醒,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在教成语故事《惊弓之鸟》时,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习过哪些成语故事呢?(学生回答:《坐井观天》、《刻舟求剑》、《自相矛盾》……)同学们再想一想过去是怎样学习这些课文的?(学生回答:先读懂课文的内容,再想想懂得什么道理。)大家回答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惊弓之鸟》这篇课文,看看写的是什么内容,这个成语故事又会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样通过联系和利用旧知识把新知识加以比较,找出异同,以此作为导课的切入点来设计导语,引出新知。当然,在具体导课时,要注意不可颠倒主次、喧宾夺主,这样会把学生更多的注意力吸引到回忆上,而削弱了对新知的兴趣。
        二、音乐造境导入法
        音乐是人类的最爱,是营造氛围的有效策略,不仅能可帮助欣赏者消除不良情绪,带给欣赏者身心上的愉悦与放松,还能给学生心理自由感和安全感,让学生想象与思维更加活跃。故而很多教师乐意采用把音乐引进导入环节,来营造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歌曲的刺激下愉悦地去接受新知识。这样的导入教学,自然可以换来学生积极而主动的学习行为。


同时音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传达语言所不能描绘的情感。我们知道,现行教材中的文章,都不是作者的无病呻吟,而是包含着作者最真挚的情感,这些情感是通过文字来表达的,但并不是直接附加在文字上,需要学生用心去体会。而通过播放相关的音乐,可以激起学生特定的情感,这样自然更加利于学生展开富有感情的阅读,从而为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打下坚实的情感基调。例如,在教学《武松打虎》这篇文章时,我们就可配上气势恢宏的《好汉歌》,鼓励学生跟着一起唱,激发学生积极性。在活跃气氛的同时,增强学生主体性,为师生互动对话,提高教学有效性打下良好的人脉基础。实践证明,音乐造境导入法,是小学语文教学开课导入的常用策略,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情感,也可以引起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想象和联想,促进学生积极探索,为新课教学奠基良好情感基础。
        三、猜谜语导入法
        学生大都喜欢猜谜语,每毎遇此导入都很认真,个个兴趣特别高。根据一特点,在教学新课时设计,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的谜语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快速对所学课文产生探究学习欲。实践证明,一旦他们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并配合教师达成有效双边,使整个教学过程收到极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落花生》一文时,开课我就得用学生乐意猜豪语的性格特征导入说:“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孩子都不约而同的表示肯定,接着我们就出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藏个白胖子。”多数同学不加思索地就说出了正确答案。这时学生的情绪很高涨,我抓住时机加以引导,“那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花生有关的课文,”虽然谜语很简单,但由于抓住了学生性格特征,学生还是积极参与,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马上就被调动起来、整个课堂都异常活跃,学生探究欲望强,学生由此由“要我读书”就变成了“我要读书”,从而进入“思学”、“乐学”的境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枳极性和主体性。
        四、破解课题导入法
        课题,又称文眼,是文章的“眼睛”,是我们诱过题目而看到内容的关键平台。因此,教学导入时,我们就可引导学生从“眼睛”往里窥探,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反复读几次课题,然后引导:“同学们,你们从题目中可知道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同学们通过反复读题目,从而知道作者主要写了“故乡”、“杨梅树”、“杨梅果”,同时了解到作者是怀着对家乡热爱之情来写家乡的一种特产的。这样,新课开始,学生就会对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有一个初步感知。
        当然,多样化的导入策略远不止上文所述。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来设计,尽可能让学生开课新颖有趣,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尽快投入到新知探索之中来。
参考文献
[1]张世贞,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导入的探究[J].新课程,2015年.
[2]吴年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式初探[J].教育文汇,2018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