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图尔荪古丽•玉荪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7月下   作者:图尔荪古丽•玉荪
[导读]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推进,人们逐渐意识到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小学语文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良好的学习思考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能够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还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其同理心,从而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阅读课程的设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图尔荪古丽•玉荪   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伊什库力乡拜什力克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推进,人们逐渐意识到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小学语文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良好的学习思考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能够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还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其同理心,从而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阅读课程的设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7-053-02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功利化现象严重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一部分教师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把握不准,他们总是将阅读理解的考试分数以及升学考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阅读理解作为得到考试高分的途径。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总是以考试为目标,在阅读之前为学生布置大量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关注问题的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对文章的自我理解能力就会减弱,同时还会影响学生对于阅读节奏的把握以及对文章整体情感的理解。这种教学不仅会白白消耗课堂时间,还会影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并不能增加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提高参与程度,进而学生也无法理解文章的内涵和艺术感,这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没有益处的。
        2.教学重点偏离初衷
        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阅读课程的初衷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与艺术审美水平,然而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阅读技巧的培养,忽视了课程的人文教育理念。甚至有的教师还会直接在课堂中用应试训练代替阅读教学,这种方法严重偏离阅读教学的初衷,导致学生在进行整篇文章阅读时总是无法把握主题思想。
        3.书目选择具有随意性与盲目性
        对于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其形成完整人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而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较少,可能会受到商家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在书目选择过程中出现随意性以及盲目性。内容不好的书籍甚至会导致学生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跑偏”,而不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书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生接触个性化阅读和自由阅读的机会很少,大多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加入过多的讲解,代替了学生自己对于文章内容以及内涵的思考。这样的教学课堂,看起来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增加了,但其实减少了学生与文章之间的互动,久而久之,学生对于阅读就会养成懒惰的习惯,不再主动理解和思考文章,進而影响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4.家庭中的阅读教育不足
        由于学校里阅读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还需要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这要求学校教育能够与家庭教育形成配合与互补。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大多数家长并不重视自身对于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对于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及进步并不了解,只是盲目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忽略了对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1.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师应该意识到阅读课程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应该对学生的阅读行为和理解方式进行引导和辅助,不断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其自主阅读的理解的能力不足,更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比较基础的阅读习惯,比如身体端正、音读准、不漏字加字、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等,到理解段落之间的联系,了解文章整体的结构、思想以及表达方式,都是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当发现学生有不对的行为时,教师应及时指正。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还应该注意突出文章的趣味性,很多经典小说的章节较多,人物关系较为复杂,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的难度较大,学生很容易失去阅读的热情与兴趣,这样就会增加阅读教学的难度。对此,教师可以在开展课程之前就小说的背景以及人物故事进行介绍,降低阅读难度。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章节选读的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趣味的阅读氛围。
        2.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
        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比较浅,明辨是非的能力也不强,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形成不好的习惯甚至是观点。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注意指导学生对书籍和文章进行正确的选择,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阅读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挑选,同时布置一些类似读后感的作业,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课内阅读中,教师应该增加一些阅读技巧的教学,例如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如何找到文章主旨、对于不同文体的文章注意阅读的重点等,这样能够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重点和情感。当学生初步完成阅读之后,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文章深层的内涵进行挖掘与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升华阅读的感受。比如对于绘本版《红楼梦》的阅读,学生就能从不同人物的角度产生不同的思考,理解文章的情感与内涵。
        除此之外,在进行文章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文字运用进行研究,对文章中的场景、服饰以及氛围的描写进行关注,尤其要关注人物情态的描写,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经典小说的印象,领略小说的内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之后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3.创新阅读课堂教学的模式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创新阅读课堂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但是被动的学习方式只会损害学生的阅读能力。很多教师通过提问型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实质上是在将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引诱到同一个固定的视角和答案上,这样固定化和条理化的教学模式会影响学生自主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新的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进行问题的设置,但是问题应该涉及得更广,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具有启发性的作用,促进学生对于文章内容进行深度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还应注意情境的营造,通过多媒体,充分利用音乐、图片、视频等手段启发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的参与度。
        4.结合生活开展教学
        生活化教学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与阅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开展阅读教学,通过改进教学设计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不断深化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都是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大多都具有丰富的生活素材,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将阅读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
        综上所述,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还存在功利化、教学重点偏离初衷以及学生自主阅读机会较少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通过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创新课堂阅读模式等方式,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刘渊源.《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方法探究》,《读与写》,2017年第2期.
[2]赵培香.《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及启示》,《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