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月   作者:李梦晗
[导读] 初中生是义务教育的重点阶段,面对成长和学习的双重压力,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本文首先叙述了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标准,其后对心理健康原因作出一定的分析,最后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给出建议。

李梦晗    喀什市东城第八初级中学
摘要:初中生是义务教育的重点阶段,面对成长和学习的双重压力,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本文首先叙述了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标准,其后对心理健康原因作出一定的分析,最后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给出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 心理健康 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6-009-01

        随着如今的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凸显其严重性。甚至在未成年群体中,因不能良好的適应压力,从而引发一些悲剧性事件。初中教育刚好处于孩子青春期成长变化中,也处在相对情绪不稳定,神经较为敏感的阶段。因此,在初中教育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妥善的心理教育,排解因心理问题产生的压力,无论是对其学业还是社会适应能力都有帮助。[1]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
        如何加强心理健康之前,我们需要搞清楚心理健康的概念,国内外专家对心理健康都做了一定的阐述,比如麦灵格提出,心理健康是人与环境互动活动中,可以高效并产生愉悦的适应能力。通俗的说就是社会适应化程度高,能有效从与社会交流中得到自己想了解的信息,并且在沟通中没有产生障碍。日本学者松田岩男认为,心理健康是对外部环境的一种良好的接受和认可,处于环境之中有安全感。我国学者刘承芬则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处于任何环境之下都能通过自我调节获得与环境协调的平衡感,并能逐渐提高心理发展水平,完善人格特质。总体而言,心理健康是关于自我与外界环境的一种关系,并且在不同场合下心理健康表现不同,不是一个恒态的量。[2]
        心理健康会随着场合,时间等相关因素产生变化,这告诉我们不能仅凭一点一面去看待这个问题,如何判断心理健康需要一套合适的标准。美国学者奥尔波特提出多种判断心理健康的因素,从自我认知,能够掌握正确的与他人沟通,生活目标切合实际,能够遵守社会规则等方面衡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结合初中生的角度,心理健康存在时间相关性,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会导致学生环境的认知角度发生一定变化,比如学生开始在意别人的眼光,会对异性产生好奇等问题,在自我和环境认知上需要一定的辅助和良好的疏导。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也需要考虑到家庭因素,时代发展的原因,家庭环境差异性问题加剧,一个人的家庭环境是心理历程发展的判据,所以我们也需要结合历史发展的眼光给=看待心理健康问题。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原因分析
        初中生的主要任务还是以学习为主,相对于小学大量的知识性学科的产生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压力,而正值青春期发育阶段,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产生较大的压力,这是未成年人对变化的适应程度差所致,总结而言存在以下几点:
        1.学习问题
        中学生学习压力大,考试频繁,每天繁重的课程任务和课后大量的作业要求,很多学校甚至周周考试,周末还得安排加课情况。


这些问题回使学生心理负担加重,甚至产生厌倦学习顶撞老师仇视课本的情况呢出现。很多同学在大量不同学课的挤压下,并不能做到有效安排规划时间,另一角度来看是学校缺少合理安排时间的教育工作。学校不能只专注考虑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问题还应该看到多任务处理能力对学习的影响,从老师的角度看,在布置本学科任务时应该用心去粗取精避免大量低效率重复,还应顾及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好宏观工作有时候更具效果。
        2.家庭环境问题
        家庭方面,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学习和性格形成是有正面影响的。但是很多情况下家庭问题不容乐观,存在单亲家庭,重组家庭,二胎家庭,父母工作由爷爷奶奶带的或作寄养家庭,从经济角度分析,还存在富人家庭,一般家庭和贫困家庭差异。这些差异会对学生的性格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富人家庭的孩子一般比较自我不照顾别人感受,喜欢炫富,穷人家的孩子因为父母的生活状态一般比较容易自卑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因为家庭环境差异性对个性的影响会导致在社会环境下产生各种不利因素,再加上父母缺乏和孩子的沟通和互动孩子的心理压力难以得到排解,近年来我国的校园欺凌时间就是这种问题的具体体现。作为老师应该督促家长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并且注意不要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带给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应该多给予家庭困难学生关怀和帮助,在班级上积极组织学生互动,比如小组课让学生有团队集体意识,建立良好的学习伙伴关系。
        3.情感问题
        初中生的生理变化带来一定的心理变化。通常会产生对异性的向往,容易产生冲动暴躁的脾气,也会产生初恋的冲动。性启蒙教育在我国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家长往往羞于启齿就把责任完全推诿给老师,但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对于这方面话题也是一语跳过或含糊其辞,其实这对学生来说是极为有害的,因为学生缺乏正确的认识。家长和学校应该共同协助学生加强该方面的教育。
        三、加强心理教育措施及建议
        综上所述,心理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工作。
        1.学校应该在学习生活中加强新理教育的探讨和提升,设立心理教育研究组,通过开展心理辅导课,开展亲子活动,发挥心理健康医生作用,设置心理辅导教师等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2.家庭中家长应该主动与孩子沟通,平时多注意孩子的变化和举动,创造平等的家庭环境稳定的家庭气氛,也要及时主动的去和老师交流。[3]
        3.社会上应该给予未成年学生更多的关怀和保护,严加监管,对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的人严惩不待,国家积极推进未成年人保护法案的完善和提高,给未成年人建设一个和平温暖的大环境。这样也为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文.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探讨[J].新课程(下),2010(12).
[2]李中霞.改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研究——以江苏省K校初中思想品德课为例[D].苏州大学,2011.
[3]米万均,陈力.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概况[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2,36(1):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