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对策思考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5月   作者:马城
[导读]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从备课不好与生活化教学只重形式不考虑效果、生活化无法与数学教学进行很好的结合、课后作业与生活脱节四个方面,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从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充分备好课、管理好课堂教学三个方面,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对策,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提供帮助。

马城    广西百色市西林县民族实验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从备课不好与生活化教学只重形式不考虑效果、生活化无法与数学教学进行很好的结合、课后作业与生活脱节四个方面,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从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充分备好课、管理好课堂教学三个方面,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对策,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生活化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5-005-02

        小学数学课程只有跟实际的生活相符,才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体验数学的奥秘和价值。在教授小学数学时,不同的学生对于生活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不能一个标准适应所有学生,要因材施教。教师一定要通过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课程标准,达到教学的要求和目标。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概念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在小学期间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为依据,把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跟平时的生活进行结合,使得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够发现问题之所在,通过所学数学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数学的抽象知识在学生平时生活中得到理解和体会,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总的问题,理解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问题与问题分析
        1.备课不够充分
        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态化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教师在教授知识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材,结合学情,制定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步骤,可谓劳神伤脑,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老师个人的事情无法抽出太多的精力用在备课上,导致小学数学无法达到生活化教学的需求。
        2.生活化教学只重形式不考虑效果
        很多教师没有真正理解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只是生硬地引用各种故事进行知识的铺垫,完全失去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真正意义。有些老师引用的例子只是提一次,后面讲课过程中再也未涉及,这种生活化的情境教学只是走过场吧了。很多教师认为,在平时的习题或者考试里面加入了情境的例子,就是生活化教学了,其实这远远不够。如何才能真正地实现良好的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师的反思还是不够深刻,也没有做出正确的理解。
        3.生活化无法与数学教学进行很好的结合
        在当前素質教育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教师都在考虑讲课与生活情境想结合,也很愿意在学习讲解的过程中设置一些生活上的场景,情境让学生对数学有更好的理解与收获。有些数学知识注重实际运用,还有些数学知识更注重数学的意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很难把握两者的关系,导致生活化无法与数学教学进行很好地结合。
        4.课后作业与生活脱节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科技成果为生活带来了丰富的变化,但是在小学数学课本或者教学辅导书变化较慢,跟不上社会变化的需求。在生活中,如果碰到一些问题,要运用数学的知识进行解答,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实际的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很多数学老师课后作业基本上都是练习题。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对策
        1.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1)加强学习,提升素养
        教育的目的绝不是单单培养学生成为社会精英,而是充分发展学生的潜力,培养成才,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具有非常高的自身素养。首先,除了进行教育书籍的阅读外,每日一题的学习方法还是非常实用有效的。其次,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在生活和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培养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日常教学中以身作则,感染学生,做一个诚实、有抱负、有责任的孩子。最后,教师要勤反思,课后要对所授课程进行反思,思考上课的情况,哪有值的继续推广,哪些需要修改,哪些需要删减内容等。
        (2)观念转变与能力提升
        小学老师在数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最新课标作为教学的大纲,对新的教学理念要好好学习消化并吸收,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以知识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相互调换。在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上也需要做出调整,从单一、闭塞的教学方式,转而向着开放、快乐的教学模式。



        2.充分备好课
        (1)积累教学素材
        优秀教学素材的积累对于良好的备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平常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首先,积累专家的教学资源。很多优秀期刊尤其是小学数学方面的核心期刊上总会有一些教学专家的案例分析或者对于某一问题的解答,教师可以复印、摘抄并进行分类整理,为后期自己的教学提供借鉴,这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其次,收集身边教学的优良资源。教育部门每年都要举行各种教学竞赛,优秀的教学竞赛作品都是经过悉心准备了的,涉及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可以直接为我所用。最后,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普及,多媒体的教学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优秀的教学资源收集后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资料的存储并分类,建立属于自己学科的教学资源库,根据需求随时调用,增加备课的资料储备。  
        (2)积累生活素材
        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书本,教授的知识和学习的知识都来自于课本,这样就很难进行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开展。老师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一定在掌握教材内容,理解教材内容情况下,积极了解小学数学与生活相联系的部分,找到数学与生活联系的关键点,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和奥秘。对于这些与小学数学相关联的生活素材要进行归类收集,充分积累,为后期的教学和备课提供依据。
        (3)以人为本,合理进行课堂知识构建
        教师在授课前要对自己所面对的学生继续摸底调查,掌握学生脑子里有哪些生活方面的经验,从原有的经验中获取新知识。比如,一年级学生的数字加减问题,完全可以借助学生喜爱的动画片进行着手备课,如灰太狼与喜羊羊等。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角色入手,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一些复杂难理解的数学知识也能够很轻易的掌握。小学数学生活化,一定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兴趣点,围绕学生的兴奋点展开课堂的教学设计,充分构建好知识框架,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
        3.搞好课堂教学
        (1)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完善
        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该包含问题的创设、模型的建立、问题的解释等。教师在上课的过成中,为了提供学生的注意力一定要多互动,引导学生从实际中发现相关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之所在,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增强了小学生解決问题的信息,增加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小学数学生活化的优势。
        (2)合理把握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度
        随着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出现,很多小学数学老师对于教学的生活化显得过于吹捧,更有甚者把数学生活化作为唯一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导致课堂上成为了生活现象的大讨论,而相关的数学规律和数学思维反而没有被重视。所以,我们尽量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保证课堂具有应有的效果。
        四、课后作业形式多样
        1.增加实践类作业
        对于教材上已经有的实践型的课后作业,老师要认真对待,充分利用。布置的课下作业可以安排学生分组完成,下次上课时,每个小组都要进行作业汇报,汇报完成后由同学们进行集体讨论,验证问题解决的是否合理。这样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增加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也可以提高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结合,做到真正的数学生活化教学。
        2.增加生活类作业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也是处处存在的,教师可以根据积累的生活素材,布置一些生活中的数学作业。比如,算下家里亲人的年龄差,比较哪位亲人年龄最大等;还有一些方位的知识,描述家里的物品摆放等;也可以寻找家里的几何图形等。学生在完成生活类作业的同时对周围的事务有了全新的认识,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
        3.增加数学日记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每天记录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小故事。在记好日记的过程中,学生对数学中的奥秘又有了新的认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有很好的帮助。
        综上,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涉及到的知识有很多,除了教师自身的素养,还需要有良好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朱雪萍.设置问题,发展学生数学思维[J].教育,2017,(6) :56.
[2]马克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趋势探究[J].新课程,2018,(11):83
[3]徐玉祥.新课改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2019,(5) :34.
[4]徐静.数学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的几点做法与思考[J].现代教学,2013,(9) :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