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回归生活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7月下   作者:赵秀金
[导读] 近年来各学段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也进行了改革,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所调整,教学的内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全国的中小学生统一使用部编版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课程中,教师也不断探索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期待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将课堂的教学内容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融会贯通,将所学知识

赵秀金    广西百色市迎龙小学
【摘要】近年来各学段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也进行了改革,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所调整,教学的内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全国的中小学生统一使用部编版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课程中,教师也不断探索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期待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将课堂的教学内容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融会贯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指导实践。本文将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回归生活展开思考,期待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开展,使整个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回归生活,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和法律素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生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7-164-01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基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更深入的理解,将课堂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最后再归于生活。
        一、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在成长过程中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事物没有明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通过德育为主的教學方式,将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生活中的人和事相联系,摆脱传统教学空洞的灌输式教育,通过不断的探索创新,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设计,将小学生的生活与教学素材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更深入的感受来体会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意义,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开展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自主地进行学习,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学习进一步地指导学生的实践,使小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材的特点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材已经使用了两年多,教材内容的创新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内容留足了空间,整个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将要表达的教学内容通过显隐结合的方式,从多维角度来进行展现,在内容深度和高度上有螺旋式的上升,更加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首先,教材内容中包含有趣的活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部编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每册分为4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内容都紧扣主题,内容设置一目了然,并且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本教材的内容非常受小学生的欢迎,整个教学内容也非常适合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教材中设计的活动栏目内容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一些小游戏或者顺口溜等简单有趣的活动来实现教学内容的表达。
        其次,通过小学生的身边故事来感染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部编版的教材中,绘本故事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非常适合识字量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来学习领会,故事内容设计十分巧妙,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灵活运用绘本故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整个部编版的教材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有很强的灵活性。整个教材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材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十分的生动有趣,课程中还包含有法治教育的内容。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要准确地把握课程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课堂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从家庭约定的家规到学校的校规,再到法规,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


在课程的开展中,要有效地利用丰富全面的教材内容。
        四、如何让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更好地回归生活
        (一)在教学中尽量引入学生身边的生活案例,提升学生对生活的感知
        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在学习《美丽的春天》时,教材内容展现了亲近大自然、春季踏青,清明节祭扫等内容,教材内容本身就很好地摘取了春天的季节代表性事物,教师可以将学生身边的生活案例同课堂内容紧密结合,例如在课堂开展过程中让学生实际地去感受春天,主动去挖掘了解春天的季节特点,并在课堂进行春天自然习性的简述,通过学生自身深切的体验,来进行教学内容学习。在《校园的号令》这一课中,就有法治教育的初步涉入,让小学生认识校规,认识规则,并帮助学生明白时间的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在《课间10分钟》,可以组织学生回忆自己的课间10分钟,通过相关的生活案例联想,引导学生在课间的10分钟可以更自主地安排自己的活动开展顺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慣。
        (二)通过课堂内容引导,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
        部编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在课程开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更细致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的设计,学生比较难将生活中的内容同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相结合,学生所学与现实结合部紧密,不利于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的提升。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课程教材内容下,教师要更好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将课堂讲述的道德法治内容同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道德法治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指导学生的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生活乐趣,使学生通过用心的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时,还可以同学生一同观察,培养学生的耐心,及时纠正学生在观察中的错误,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知。
        (三)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形成法治意识
        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将法治教育渗透到生活情境当中,使学生领会法治教育的内涵。通过创设生活情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法治观念,要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相结合。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法治教育不是简单的法律知识学习,而是要通过生活场景的创设,使学生了解生活的基本规范并形成遵守规则的意识,通过生活场景的创造来提升法治教育的效果。例如对学生讲述社会生活基本规范时,可以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交通规则引入,先让学生学习交通规则,走路要靠右行,行走要走斑马线,绿灯行红灯停,先了解规则,再让同学观察不遵守规则带来的麻烦,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通过生活场景来引导学生遵守规则,在情景创建的过程中要将学生课堂内容同学生能够接触的生活规则相联系,更直观地了解规则的重要性,让法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五、结束语
        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运用生活化的教育模式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述,使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生活,学习现代小学教育改革理念进行教学实践探索,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充分认识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和本质,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课堂内容设计,使道德与法治教育回归生活,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凤仪.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结构特色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8(17):25-27.
[2]姜钦霞.如何让小学教材《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化[J].名师在线,2019(2):52-53.
[3]任海燕.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