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单元教学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7月下   作者:卢莉琼
[导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强调,核心素养培养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课程设置应当促进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为此,教师要开展一系列朗读活动,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质量,增强知识领悟能力。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阅读单元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深析阅读教学中凸显的问题,针对不同问题来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通过案例分析来验证策略的可行性,旨在为相关学术研究指明方向。

卢莉琼   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小学分校  325600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强调,核心素养培养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课程设置应当促进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为此,教师要开展一系列朗读活动,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质量,增强知识领悟能力。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阅读单元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深析阅读教学中凸显的问题,针对不同问题来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通过案例分析来验证策略的可行性,旨在为相关学术研究指明方向。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质量;朗读;领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7-190-02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含必备的语文知识内容、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应用能力、深厚的文化素养、良好学习习惯、高雅的言谈举止等等。核心素养培养随素质教育的发展与教改的深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关注,教师应当认识到在阅读单元中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深度剖析授课过程中凸显出的各种问题,从知识理解、语言积累、应用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入手来培养小学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践行素质教育要求与新课程标准。
        一、小学语文阅读单元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文章阅读理解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体现,阅读理解能力不仅能够权衡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还能促进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讲解基础语文知识,通过齐读、领读等方式,配合具体的生字、生词、注释讲解,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文章阅读理解能力。比如,在课文“胡萝卜先生的胡子”部分知识的讲授过程中,讲解难以理解的生字、生词,并结合语境来分析故事情节,使之能够初步感知故事的内容。结合出示的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探究欲望,在教师的领读下,将生字生词进行标注,为后续的自行朗读做好准备。通过自行朗读,了解了故事的风趣内容,体会到文中所描写的乐于助人的快乐[1]。
        (二)拓宽语文知识学习视野
        小学语文教材包含丰富的知识内容,其中不乏各式各样的字词、语句,小学生在品读中可以了解作者在文中隐喻的事物。此时,教师开展阅读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遣词造句、语言组织、修辞手法、名言警句等内容,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积累,有效拓宽语文知识学习视野,养成日常积累的好习惯,增强知识储备。比如,在课文“繁星”部分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自行朗读的过程中利用字典等工具书查阅生字、生词,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可以利用不同颜色的笔来标注值得积累的词句,课后结合课文与自己对星天观察的感悟,搜集诗歌散文,并摘抄美文佳句,积累丰富的素材。
        (三)间接提升作文创作质量
        读写结合是阅读单元中的一种高效教学策略,教师在该单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使其能将自己日常所积累、课上所读等内容利用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在消化理解、灵活应用的基础上,有效巩固自身核心素养,间接提升作文创作质量。比如,在“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部分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引导回忆起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内容,并查阅自己的素材积累本,找到有关家乡的内容并阅读,结合审题指导,思考家乡的近年变化,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利用优美的词句表达出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细致的阅读,将日常所积累的素材应用于作文创作中,提升作文的可阅读性,增强了语言应用能力。
        二、小学语文阅读单元教学中凸显的问题
        (一)复杂知识难以理解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由笼统、不精确的整体感知能力向精确感知事物各个部分的能力跨越,能建立起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可以分析事物的主要特征。小学生最初的记忆是无意识、具体形象、机械识记为主,其思维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其在较为复杂的知识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阅读,往往难以理解不同内容。受到不同阶段认知能力的限制,部分学生学习时会倍感吃力,此时如果把握不好阅读的教学尺度,则会带来消极的影响,降低教学质量[2]。
        (二)课外阅读质量较低
        课外阅读是在课堂学习以外品读价值较高的书籍,以获得理论性的知识,掌握常用的基本知识、科学知识并学会利用工具书查阅资料。作为一种积累素材和拓宽学习视野的重要途径,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品读,可以发现书中的精华和急需知识。而部分学生没有掌握高效的读法和书籍选择技巧,在品读的过程中往往会被无关的图画或其他事物所吸引,注意力由文字向其他事物转移,阅读质量较低,难以进行高质量的素材积累等活动。
        (三)无法良好表述所想
        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仍然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反复背记所学知识内容,灌输各种读写技巧,在短期内会有一定的成效,但长期看来,极易造成消极的后果,甚至会在班级范围内产生对抗的教学氛围,久而久之,不利于小学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发展,更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部分学生仅掌握教师所讲授的行文技巧,缺乏创新思维,创作出的作文不具备可读性,长期的背记固定知识内容,也会形成思维定势、固化思维,无法高效解决不同学习问题,不利于日后的学习与发展[3]。



        (四)文化感悟能力较弱
        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古诗词内容是难点之一,小学阶段的学生仅凭一己之力无法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深意,更不能感知其中蕴藏的文化。受到认知能力的限制和身心发展的不平衡的影响,部分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仅学会背记,能够根据上句回答下句,但不能准确理解诗意,这有违核心素养培养的初心,也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部分教师也没有认识到这种问题的严重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仅是提供翻译工具或直接提供原文翻译,并没有带领其感悟诗词中的文化,长此以往,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立足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单元教学策略
        (一)提高知识领悟能力
        比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相关知识讲解过程中,要利用多媒体教具来展示重点生词生字,并播放课文的配乐范读音频,让学生标注出字词的读音。引导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机邀请学生来阐述不同自然段的主旨,使其通过阅读来领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明白细致观察的重要性,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知道文中“明朗、凌乱”等词的意思,理解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方法,增强知识领悟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具播放法国梧桐树的视频介绍片段后,再领读课文,使其明白作者将金色的梧桐树叶比作巴掌,理解文中不同的修辞手法,并学会利用各种修辞手法造句。通过进行不同的朗读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复杂知识领悟能力,培养优秀的核心素养,并为后续的知识学习奠定基础[4]。
        (二)养成语言积累习惯
        比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精卫填海》的相关知识讲解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具播放精卫填海的动画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播放完毕后提问:哪位同学还知道哪些古老的神话故事?回答: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猴王出世。进行称赞后展示不同生字的注音与含义,并结合教材上的注释来翻译古文,消除对古文阅读的恐惧感,为其示范读法,使之感受文言文的节奏与韵味,再进行领读,直至学生读通顺为止。把不同的句子意思串联起来,让学生逐一朗读,使其知道文中所描述的故事经过,明白了精卫鸟的坚韧不拔精神,可以流利的朗读文言文,并用自己的话讲出《精卫填海》的故事。为其推荐《山海经》等古典名著,并简述名著的内容,鼓励其利用课后时间自行阅读,并摘抄名著中的名言警句,记录到专用的素材积累本上,激发阅读兴趣和热情,养成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
        (三)增强语言应用能力
        比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珍珠鸟》的相关知识讲解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将学生分成人数相同、实力持平的各个学习小组。让各个小组分别齐读各个自然段课文,知道文中对珍珠鸟以及雏鸟外形特点的描写方法,了解雏鸟的活动范围,明白它对作者信赖背后的深厚意义。提出问题:文中的“我”有多喜欢珍珠鸟?小珍珠鸟是怎样信赖“我”的?并让各个小组带着问题自行阅读课文并回答,表扬率先找到答案的小组。使其明白人与动物之间可以因为信赖变得亲密无间,知道朋友之间情谊的珍贵,领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鼓励各个小组利用课后时间选择一种动物,共同绘制一幅画,并每人在画的周围附上一句赞美的话语,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树立集体荣誉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来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在阅读感悟、实践活动等环节准确表达所思所想,增强语言应用能力[5]。
        (四)培养深厚文化素养
        比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相关知识讲解过程中,阐述苏轼的生平事迹,使学生了解苏轼诗词风格的豪健清新。为学生示范古诗的正确读法,再鼓励学生自行品读,感受诗中对美好景色的赞叹,体会诗人在官场几经沉浮的人生感悟。逐句翻译,使学生体会苏轼在诗中赋予的意境美,知道诗人对西湖景色之美的赞赏之意,明白诗人从云写起,告诉读者乌云乍起的背景下,雨滴犹如珍珠般由天上倾泻而下,欢蹦乱跳,烘托了诗人赏雨的喜悦心情。用“忽”字突出了风的威力之大和天气变化之快,描写了西湖多变的夏天,抓住云、雨、风的特点,巧妙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再现西湖美景,并融入诗人欣喜之情,抒发了对望湖楼下西湖景色喜爱的情怀。介绍诗人在当天诗兴大发,一口气写下包括此诗在内的五首诗,使学生感受诗人的豁达胸臆,体悟诗中夏日忽雨忽晴的醉人天气,感受苏轼的豪放词风,了解诗中蕴含的诗意和蕴藏的文化。通过品读诗句、了解诗人,在教师的引导下感悟诗句中的深意,有效提升文化感悟的能力,培养了深厚的文化素养。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单元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具有提高知识理解能力、拓宽语文知识学习视野、间接提升作文创作质量、塑造健康正向人格品质等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授课过程中凸显的复杂知识难以理解、课外阅读质量较低、无法良好表述所想、文化感悟能力较弱等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立足核心素养培养,运用提高文章领悟能力、养成语言积累习惯、增强语言应用能力、培养深厚文化素养等策略,促进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夏晶晶.如何有效渗透核心素养于语文教学实践中[J].文学教育(下), 2020,12:180-181.
[2]王雅茹.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00.
[3]周飞飞.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48.
[4]陈燕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20, 947:114-115+134.
[5]段怀丽.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4:9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