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思考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7月下   作者:刘甫团
[导读] 作为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直接关系着未来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发展。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主要授课内容,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以及法律意识,对于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刘甫团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中心小学
【摘要】作为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直接关系着未来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发展。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主要授课内容,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以及法律意识,对于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以人为本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7-186-01

        六年级的小学生已经算是一个小大人了,刚刚步入青春期的他们独立意识和成人感有了明显的增强,不希望老师和家长把他们当小孩对待,但他们对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依然概念模糊,这个年纪的学生很容易犯错,因此教师们应当更加注重对这个年纪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教学,帮助他们完善个人的道德情感与法治精神。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但一些学校仍然对这门课程较为轻视,过度的把语数外三科作为关键的教学内容。所以在道德和法治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以说教的形式进行教学,很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内容很难吸引学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更有可能因为授课方式的枯燥乏味而导致厌学心理。如果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将很难帮助学生们建立修养优良品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学习完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后并不能有效的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以及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修养。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
        (一)开展生活化教学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里,绝大多数的教学内容和理论都与生活密不可分,同时最终也要帮助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有所提高。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还不够完善,因此光靠教师单方面的传授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添加一些生活例子帮助学生们理解所学知识的含义,实施一种生活化的向导式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到具体知识后能实际运用到生活中。
        例如在学习《学会尊重》这一章的内容时,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普遍都有些过度疼爱,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没有认识到尊重别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如果教师仅仅是根据课本内容告诉学生要学会尊重,学生们的印象一定不够深刻。



        对于此类现象,教师可以考虑将课本知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像学生们讲述一下自己平时遇到的小学生不尊重他们的例子“爷爷在收拾桌子时不小心把孙子的玩具弄掉了,结果孙子看到了,一气之下把就把爷爷的麻将给撒了”,讲述过后教师可以问学生这件事中的孙子的做法是否妥当,学生们纷纷表示孙子的做法是错误的,孙子没有做到尊重爷爷,孙子的做法一定令爷爷很难过。提问过后,教师可以再次问学生,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人,应当如何帮助孙子学会尊重,或者你站在孙子的立场应当如何做。经过讨论思考后,学生们更加明白尊重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尊重他人。
        (二)坚持以人为本教学
        此前不少教师对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较为轻视,导致他们并没有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一味的授课并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往往也并不理想。如今随着新课改要求的不断深入,教师们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养。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只是学生学习的领导者与组织者,更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合作者,将课堂的主导权更多的下放到学生的手中。
        例如在学习《地球——我们的家园》一课时,教学的重难点在于让学生们明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帮助学生们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留作业让学生们提前搜寻一些有关污染环境与保护环境的例子,在课堂上按照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模式
        让学生们自行讨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环保的重要性。此时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巡视,并以引导的形式适当的参与进学生们的讨论中去。在学生小组充分讨论过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们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并对学生们的相关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帮助学生们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明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告诫学生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责任。课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们留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如让学生们观察自己身边有哪些污染环境或者保护环境的现象。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探索与发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自学能力。
        在这个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培养目标的时代,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单一的传授知识,还需要不断思考课堂对于学生的意义和价值,将课堂变得更加生活化,还需转变自身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全面人才。而当学生处于六年级这个敏感有重要的时期道德与法治的任课老师更应该不断革新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完善他们个人的道德情感与法治精神。
参考文献
[1]林萍.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科普童话,2017,000(031):P.27-27.
[2]郝耀东.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J].考试周刊,2017,000(088): P.8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