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第三册《看望老人》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6期   作者:刘斌
[导读] 《看望老人》是第五单元位置与方向的第三课时,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
        刘斌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滨河小学   714000
        《看望老人》是第五单元位置与方向的第三课时,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进一步巩固看图辨认方向的知识,并向学生渗透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教育。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并能应用这些词语进行描述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时,我本着“钻研、吃透、挖掘教材;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渗透良好学习习惯”为主导思想进行设计,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情境中学习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情境图辨认方向,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一节课上,学生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厚,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这堂课有几个方面我做得比较好,主要体现在: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上课开始,创设“爱心小天使”去敬
老院看望老人的情景,对学生进行了尊老敬老的教育。接着创设问题情境“小天使不知怎样才能到达敬老院”请同学们帮助,引出路线图。采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关注学生良好习惯,注重培养探究意识。
        整节课,无论是导课环节还是路线图的探究环节,我都注重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又教育学生从小要养成善于倾听、与人合作的好习惯。
        采用不同教法处理路线图是我设计教学时的初衷,课堂教学时也比较明显的体现出来。小红家的路线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小明家路线的探究教师半扶半放,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之后,与同桌交流合作完成;小刚家的路线则由学生独立完成;三种不同的方式映射出我对教材的理解,同时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相信学生,大胆放手”是我在今后课堂中应追寻的目标。
        3、合理运用辅助性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在老师的心目中,“教学课件”往往和“公开课”联系在一起,甚至成了一种“教学中的时尚、公开课的必备品”。其实我觉得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教学内容而设计的。

教学过程中,有时发现有些课使用课件的意义并不大,只是为了用课件而用课件。而本节课我的设计原则是“不求外表,要有实效”,由于没有教学挂图,为了让学生能更直观的看到线路走的全过程,我自己制作了教学课件。虽然某些环节的制作还不是那么精美,还存在一些小问题,但在教学中演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使学生抽象的描述语言更形象,验证结论时更方便。
        4、合理使用教材,巧妙设计练习与作业。
        我们都知道,一二年级的学生,对新知识的新鲜感和注意力能停留15分钟左右的时间,25分钟后学生的身心会处于疲惫状态。如果此时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后面的学习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教学经验告诉我:调动学习兴趣是后半节课的关键。而“帮小动物寻宝”由于题形与例题比较相似,我认为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完全可以独立完成,于是改变了教材题目编排顺序,放在巩固部分。在课堂上,首先用惟妙惟肖的语言,创设了神秘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出路线图,接着让学生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帮助小动物找到宝藏。最后集体交流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演示课件,验证结论的同时,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感受乐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最后,把“让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说说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这一生活中的题目作为家庭作业,使数学知识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过反思,我觉得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1、“时间和空间”概念的确立,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非常抽象。上课时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因而处理复习铺垫环节有些快,有些知识渗透不到位,如:生活中、地图中方位的判定练习过少,导致学生最后表述两地相对位置时,方向确定比较慢,时而还有出错的现象。
        2、纵观本节课,虽然我的意识上知道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充分的交流、探究,通过观察、思考、比较、肢体语言感悟等方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上课时,自己对每一个环节的处理总想做到细致,让学生全部掌握,导致时间紧张;加之听课的老师中偶尔出现的小的躁动,给我的信息是“学生不停得说,已经有些厌烦,形式有些单一”,所以学生该重复说的环节被我随即去掉了。从教学效果看,有些不尽人意,学生还是说的次数少,说的时间少。
        3、“设计游乐场”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学会分析题目。“10米”表示一段的距离,如果不明确“在商场东面的60米”学生们很容易从线段的起始点开始算。在完成题目要求后,让学生明白规范作图的学习习惯——把“△”最上面的点和地点重合起来,这样做出的图比较规范,也比较漂亮。由于时间把握不合理,此题未处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