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程校本化 让素养看得见——以福州八中“严复学堂”校本课程建设为例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6期   作者:王艳华
[导读] 根据新课程标准,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就是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其中包括校本课程体系。
        王艳华
        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 350000
        根据新课程标准,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就是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其中包括校本课程体系。如何让让课程校本化、让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看得见,本人以福州八中“严复学堂”校本课程建设为例,谈两个观点。
        一、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找好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的契合点。为何选择“严复学堂”作为校本课程的课题来落实核心素养?
        契合点一:“严复精神”的核心就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所倡导的“家国情怀”。新课程改革提出要“立德树人”,强调以“家国情怀”为核心价值观,要求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严复是中国近代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他的一生都在探索和思考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有着最深沉的家国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毛泽东称之为“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中国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之一;习近平为严复题词“严谨治学,首倡变革,追求真理,爱国兴邦”;李克强赞誉“严复学贯中西,是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启蒙了几代中国人,同时又葆有一颗纯正的‘中国心’”。严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因而设计“严复课程系列”、弘扬“严复精神”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价值和时代意义。
        契合点二:“严复精神”和八中“担当精神”本质上有相通之处。八中近几十年来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而且一直是我们福州乃至福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先锋和基地,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传统。在教育改革和转型的大背景下,2013年又率先响应教育局号召、适福州建设之需,开疆拓土,把高中部搬迁到了“蛮荒之地”三江口,体现了可贵的担当意识和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精神。凝聚自强不息和探索创造的精神力量,经过7年努力拼博,八中人接受了各种挑战,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在三江口开辟出一片崭新天地。毫无疑问“担当精神”就是我们八中人最主要的精神,这和“严复精神”高度契合。所以我们建设“严复学堂”、弘扬“严复精神”,也是在总结、沉淀和弘扬我们的“八中精神”,两者共同特质就是“担当精神”。
        契合点三:“严复精神”研究对八中学生而言有着“地利”优势。严复在中国近代产生过深远影响,他出生于福州仓山阳岐,是马尾船政文化哺育的精英学子。因而严复不仅属于中华民族属于福州,更是仓山人民的骄傲。福州八中三江口校区地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仓山区,与中国近代海军摇篮马尾隔江相望,因此研究严复和严复精神,不仅是福州八中三江口校区的学生们必然的选择,而且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上的便利。校园里这间“严复学堂”和这尊严复塑像,让我们感受它所传递的浓厚的乡土气息,唤醒了我们对厚重多彩的家园文化的部分记忆。
        因而,历史组“严复”校本课程的确定有“天时”“地利”“人和”因素,是课堂教学之外落实核心素养的再造学习时空,是在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基础上的学生重要的成长课程。
        二、立足素养多元设计,构建特色化的历史校本课程体系。围绕“严复精神”和“严复学堂”, 我们以严复为主题整合各类资源,设计了系列校本课程,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1.严复主题读书会。

作为历史学科的假期作业,安排高一高二学生学生静心读书,“书”可以是严复人物传记、严复译作或者研究严复的专著。开学后举行读书会,进行心得交流,并且自选一个角度,如严复严谨治学精神、担当精神、爱国兴邦精神、时代精神与竞争意识、开放意识、探索精神、自强精神、变革创新精神,写一篇小论文。此作业设计旨在通过读一本书、懂一个人、理解一个时代,引导学生开阔视野,理解严复的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提升青年人的责任意识。
        2.“严复学堂”标识设计。这是一项体现学生的“社会参与”“实践创新”等品格和能力的活动,因为要设计出一个好的“严复学堂”标识,需要研究严复,了解严复的生平、地位、贡献,挖掘严复的历史文化价值,提炼严复文化精神,设计出兼具功能性、思想性、艺术性和创新性的标识符号。活动先是借助学校学生会的力量进行宣传动员,在全校学生中进行作品征集,在海选基础上挑出相对优秀的作品,然后和语文老师、美术老师合作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甚至要求学生精益求精不断修改,最终形成经典logo。学生的学习奖品、便签、书包…都可以盖上“严复学堂”的印章。此活动增强了学生对“严复文化”的参与感和认同感,也是一种潜移墨化的文化熏陶。
        3.讲严复校长故事,传时代担当精神。小故事有大道理,通过严校长的人生故事,思考个人发展和国家民族命运关系。故事演讲每人3-5分钟,要求事前写好讲稿,讲稿要求:必须围绕大主题去拟定自己的演讲小主题;“观点”要非常干净鲜明,不能模糊混杂;所讲的故事要 “有逻辑、有条理”,即能“摆事实”(严复的经历、思想主张、主要贡献),又能“讲道理”(从中感受和体悟到的东西);还必须联系“实际”,即当今时代、当今中国、我们八中、同学或自己的实际;演讲技巧可以请本班语文老师指导,要求语言简洁、准确、流畅,声音圆润饱满,有激情;演讲时最好配上恰当的背景音乐,有感染力。参与演讲的学生实际上都经过了严格的小论文写作训练和演讲训练,有效地提升了史料应用能力、历史的解释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水平。
        4.重走严复研学行健之路。这是学生的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苍霞)—于山—马尾—(英国)—马尾—(北京天津)—(上海)—三坊七巷—阳岐故居,这是严复主要的活动轨迹,其中马尾和阳岐故居尤其值得一走。学校利用周末安排统一的社会实践考察活动,追寻严复足迹,回到历史的现场,感受严复的痛苦和梦想,思考着当时的家国命运。 “学”“行”“思”相结合, 有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严复、理解“严复精神”及其现代意义,有利于学习和传承严复精神,把跨越时空的有价值的思想观念,转化为新一代年青人的追求和行为习惯。。
     还有其他“严复”相关活动和课程,如为严复故居和严复书院设计恰当的导游词、解说词;在相关老师的帮助下,利用社团进行严复相关的文学剧本创作和演出,尝试编写剧本、制作道具、舞台表演,把历史与语文、音乐、艺术、信息技术等融合;能力强的同学还可以制作严复微电影(目前条件还未成熟);以严复为中心,开展历史组“学科周”活动等等。这些课程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家乡必需的,也是他们能够参与的跨学科课程、融合课程,具有是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的突出特点,不仅着眼于落实“核心素养”,还着眼于让“素养看得见”。
        实际上,要完成这一系列的“严复课程”,教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很多的,如在开设这些课程之前,要先培养学生的历史基本功:教会学生制作时间轴和思维导图,架构历史时空,特别是近代中国部份(这是研究严复的时空大背景);教学生用唯物史观看问题、多元思维、批判性思维、史料辨析和应用、小论文写作等,这些实际上也是“严复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具有“(福州)八中特色”的充满活力的历史校本课程体系,与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以及国家选修课程一道,形成多元一体的“课程群”,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