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真正走进学生内心 体现生活价值——浅谈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6期   作者:陈舒舒
[导读] 《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具有特殊的价值。
        陈舒舒
        义乌市北苑小学
        《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从学生丰富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使儿童在获取真实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符合社会道德的正确判断和合理选择。使思品教育做到“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
        一、认识品德的课程资源是架起桥梁的材料
        1.大胆地创设教材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资源不要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把教科书当作圣经一样来解读是陈旧的、过时的学习方式。
        一次在我参加校品德优质课评比,内容是《勇于承认错误》,当时我对教材中的例子无从处理,不知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共鸣。我试着用书中的例子在班里进行试验,可以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身边有一个比教材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可又不敢在优质课上换教材,内心很矛盾。就在我内心苦苦挣扎时,我想到了: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标准,有比教材更好的例子就大胆代替教材中的例子,只要有利于学生的,我们就应该去创设。品德正朝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向发展。要让你所教的真正落实到学生心里去。于是我下定决心“改”,我根据自己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设置了一些他们会常常遇到的内心道德冲突。整堂课以“人生AB剧”的形式,大家就像朋友一样畅谈自己的感觉。很多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很多以前不想或不敢说的话。可在课的结尾,我画蛇添足,为了完成教材中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一些大道理。我感觉学生渴望交流的心又一下子缩回去了,换成一副成人的面孔,开始讲一些他们觉得应该讲给老师听的大道理。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教育应该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却受到毕生难忘的教育,而这种潜移默化过程中受到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
        2.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而且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所以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首先要考虑:“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
        《小学德育》刊登了《看澳洲人教勇敢》一文,大意如下:一位移居澳洲的中国人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天,儿子拿出自画像给他看,定睛细瞧,却是一堆骷髅图。原来,教师是想让学生与这些同名同姓的“鬼”抚摸、拥抱,以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小学德育》2004年第17期上也刊登了《谁勇敢》的教案。教师以小松逞强捅马蜂窝,小勇为保护同学勇斗马蜂的故事,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勇敢,什么是逞强,并以徐洪刚的故事:练平衡木、练跳水、爬山等事例,辨析明理,提出行为要求,指导学生行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观念。作为德育的载体,我们的思想品德教材大都来自生活,比较符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但作为一本教材,它存在很多的共性,不可能切合每个学校、每个孩子的实际状况。这就需要教者灵活运用教材,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删改或变通,构建多元化的教学体系,而不能生搬硬套。


二、让品德真正走进学生生活
        小学思想品行《课程标准(修订)》特别强调:“社会实践活动是本学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以往的品德“坐而学道”的教学方式不仅割断了道德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联系,而且影响了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说一套做一套的双重人格,严重削弱了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效果。
        一直以来,我们忽视了学生情感以及个体道德实践体验在品德教育中的价值。那么我们在品德课的教学中,如何去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体验,实现品德课与生活实践的有效链接呢?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一些努力:
        1.捕捉“生活现象”,感悟道理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善于捕捉“生活现象”,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作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参与热情,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亲近感。从而使学生明白书中的道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书中的道理并不大,我们完全能做到。
        我在教学《保护环境》一课时,针对日常生活中学生非常熟悉的义乌江受污染的情况展开讨论。因为学生常常听爸爸妈妈说过去的义乌江是如何美丽,对此非常熟悉,也深有感慨。由于问题来源于日常生活,学生容易置身于问题情境中,容易产生亲近感,因而提出了多种多样的环保行动方案。
        2.创设“生活情境”,体验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为达到既定的目标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品德课上要有意识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情感色彩的教学情境,以景生情,以情促行。
        如一位教师上《在公共场所》一课时,根据多功能教室用的翻椅,在人起立时发出响声会影响别人这一细节,创设了“如何不让椅子发出响声,不影响别人”这一情节,让学生想想,试试。然后采纳一位学生的“金点子”——人起立时,用手有意识地轻扶椅子面,让全体同学练练。最后让大家谈谈对椅子“发出响声”和“不发出响声”的不同感受。通过这一细小的生活情境演练,使学生体会到只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心中有他人,那么在公共场所一定会是个受人欢迎的好孩子。引导学生懂得良好的公共环境让自己有舒适的感觉;自己良好的的道德行为会给别人带来舒适的享受。在生活情境的体验中,使学生明白道德要求不是外加的,而是我们自身的需要。
        3.走进“生活天地”,指导行为
        《课程标准》强调“社会实践是本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在三者中,“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毛泽东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因此,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思维活动和再现创造性地做才可能是最有效的。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一些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天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把道德认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消化、理解、提高,成为他们的自觉活动,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如教学《不乱花零用钱》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为自己设计春游购物表,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春游物品,然后带领学生到超市有目的地进行购物。在购物过程中,学生发现超市的有些物品(如矿泉水)比附近小店里的标价低,于是懂得不乱花零用钱包括不盲目地购物、精打细算会安排而且还要货比三家会比较。课文内容在“生活天地”中得到了拓展。
        品德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真正做到“本学科的教学方法应有利于激发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提高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实践,避免单纯背诵教学内容”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