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常帆
[导读]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在许多事物的认知上没有正确的认识
        常帆
        衡水市前进小学 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在许多事物的认知上没有正确的认识,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正确的方向上进行自己的思考,建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学习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做出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1新时期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大意义
        德育,顾名思义就是道德教育。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标准建设一直都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中之重。未成年人从家庭走进小学课堂接受教育,更是这一系列中的最基础阶段。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留下一句至理名言“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要,是教育工作中的首要目标。儿童时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大,但是他们缺乏对事物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不能够区别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的关系。曾经风靡全国的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狼》的剧情之中有一段灰太狼抓住小羊以后带回家烧开水煮羊吃的情景这段剧情被几个小朋友模仿,发生了孩童烧伤的惨痛案例。所以新时期也给我们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问题。互联网技术时代,科技讯息飞速发展。学生们获取知识认知世界的渠道来自方方面面,不再只是单纯地依靠教师的三尺讲台,所以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除了教授学生掌握日常教学中的语文知识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人文素质,在教学中更好地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正确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化学习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理念和价值。我们的责任很重,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做好他们的引路人、指明灯。小学阶段,是整个人生的关键性成长阶段,让小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学习的点点滴滴中积累正能量的道德观体系。
        2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
        2.1确立教育目标,挖掘教材内容
        无论哪一门科目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遵循语文练习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而这一原则实际上指的是实现在语文课堂中与德育工作的结合,既不能离开语文的练习去单独地进行德育工作,也不能够使语文的练习附属于德育。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善于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和品味,在阅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各种感情。比如,在学习《鸟的天堂》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把握教学目标:掌握生字,并能够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够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作者笔下的榕树特点,并能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中与鸟相关的段落,感受作者所传达出来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情,在品读和感悟当中走进文章中的世界,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把握作者的写作方法,并能够学会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来描写景物。当教学目标明确之后,要想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教师还要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找准德育的切入点。在学完《鸟的天堂》之后,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找到德育的融合点。比如教师可以开展“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演讲活动,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去准备演讲内容,同时利用互联网寻找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演讲素材,让他们树立起热爱自然爱护动物的意识。教师也可以在网上截取一些视频片段,让学生认识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或者亲自带领学生走向大自然,让他们亲自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保护自然,热爱自然的欲望。
        2.2通过交流的方式将德育教育渗入语文课堂中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讲台前一味地进行课本的讲解,而学生根据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进行记录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对于目前的教学发展来说存在非常多的缺点。

在这种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中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的学习,这就导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无法充分地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想象和思考,长此以往,只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而通过在语文课堂中借助沟通交流的方式,将德育教育理念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频繁。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和学习情况,然后对教材方案进行及时的优化和调整。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语文的学习。例如,在教学《守株待兔》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小视频来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充分地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将看过小视频后的感想大胆地说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的想法和看法,然后再进行课堂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不仅能够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也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2.3在课后作业中渗入德育教育
        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与延伸,是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及复习的重要形式。为此,教师可充分发挥课后复习优势,在为学生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时,将德育教育整合其中,让学生在复习的同时也能获得德育教育,提升德育素养,实现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以《司马光》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了文章内容的整体讲解,学生对文章所要弘扬的司马光的相关品格也有了基础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为学生进行课后作业的补充,例如,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后利用互联网搜索,搜索观看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或是搜索与课文内容所要弘扬的精神品格类似的其他历史典故相关小视频进行观看,并在观看后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下观后感。学生通过观看小视频,对司马光的精神品格产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对相关精神品格进行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加强对优秀精神品格的学习,实现自我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
        2.4借助实践活动完成德育渗入
        多种多样的语文课堂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学习语文,使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接受优秀品德的洗礼。所以,在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需要利用实践活动中所蕴含的有关思想道德教学的元素,顺水推舟,对其进行利用,使语文课堂的实践活动可以变成给学生提高良好德育教育的机会。比如在完成《桂林山水》这篇文章的学习后,教师指导学生依据这些步骤参加到课堂的实践活动中来:首先,以《桂林山水》这篇文章中优美的景色实现激趣的引入:桂林山水是这样的壮美多娇,我国景色优美的山水正等着我们一个一个地去欣赏,并且这样的美景其实就在自己身边,也就是自己的故乡,同学们能够跟随家长到外地去旅游,也能够前往家乡的旅游景点去一览美景。其次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在欣赏完优美景色之后的感悟,同时指导学生由“我眼中的美景”作为题目进行写作。最后,指导学生按照自己写的作文完成配画,一起协作完成一本关于“我眼中的美景”为题目的优质作文本。如此一来,能够更好地带领学生开展一场美景游览活动,使学生在欣赏国家壮丽山河的美景时充分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结束语
        新时期下小学德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门重要学科,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一直都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的课题,通过教师在文化教育的同时进行渗透式德育教育,提升学生对于新时期社会负面影响的免疫能力,实现对学生更有效的德育教育培养,为全面促使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打下扎实的德育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倩.让德育之花绽放光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德育之策分析[J].教育界,2020(48):67-68.
        [2]吴东美.随风潜入课育人细无声—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渗透德育教育的措施思考[J].考试周刊,2020(94):47-48.
        [3]张劭.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思考[J].读写算,2020(32):3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