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邓铁明
[导读] 在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广大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十分重视,尽管才刚刚升到小学,很多学生之间的差距就十分明显了
        邓铁明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蓉峰完小   424400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广大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十分重视,尽管才刚刚升到小学,很多学生之间的差距就十分明显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更能够实现思维与视野的拓展与延伸。基于此,我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策略进行了一些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合作能力;策略
        引言
        教育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将小组合作教学贯穿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团队合作学习环境下解决问题,提升思考问题的逻辑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心智、道德、能力这些必要的基础条件。
        一、科学合理地划分小组成员。
        如今,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创新自身的教学形式,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且通过生生之间的密切合作,能够有效加强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为了有效避免小组合作学习表面化,数学教师应当对班级学生展开科学合理的小组划分,在注重统一、协调的同时,还应当在小组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个人优势。生生之间通过小组的合作,共同解决在知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加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在互相沟通、协助的情况下,共同解决数学难题,借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开展适宜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活动。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数学教师习惯于依赖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现实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讲台下面却早已经昏昏欲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很多数学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必须为学生设计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比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我是小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来推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时先向学生布置一项学习任务,以“讲解课后习题”为例,学生需要在小组内就相关的课后习题共同进行探索与思考,最终不但要思考出每一道课后习题的答案,并且每一个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负责上讲台讲解其中一道习题,其中如果小组内每一个学生的习题答案都是正确的并且能够顺利完成讲解,则可以获取相关的奖励。在这种略带竞争性质的活动激励下,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之中。其中不仅仅需要讨论出每一道习题的正确答案,还要整理出如何向广大学生讲解相关的解题思路,即如何成为一位成功的“小老师”。而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探索的过程其实就是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互相进步,还有助于学生实现自身能力的快速提升。
        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设计充满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身处创设的教学情境之中来展开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以题目“老师有50元钱,买了7支钢笔,每只钢笔4元,老师还剩下多少钱”为例,学生读起来会觉得十分枯燥、乏味,可以把这道数学应用题改成:“爸爸带着50元钱给小明买儿童节礼物,小明想要买7支钢笔,每只钢笔4元钱,他带的钱够买钢笔吗?还剩下多少钱?”如此一来,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在解答这种数学应用题时,会觉得充满趣味性,从而充分调动起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数学教师可以在班级划分学习小组,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与探究,共同解答习题。

这种数学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采用合作竞争模式来提升学习效率。
        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授课,课堂是比较枯燥的,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而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公布各组的讨论结果时,小学生之间会相互比较和竞争,这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在竞争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教师要参与进来,避免学生产生恶性竞争而违背合作学习的初衷。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对每个小组的成绩加以肯定,对于某个组的问题,大家可以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才能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相应的,教师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此外,教师应注意定期对各小组进行测试,结合学生的数学基础设计不同难度的试卷,让学生共同参与阅卷活动,在阅卷过程中加强合作,交流经验,分析学习漏洞。
        五、合理设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使不同学生均“有所得”。
        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内容会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终效果,而学习的具体内容限制条件较多,或者说小学数学教师若要选择合理的小组学习内容,需要考虑的问题较多。首先,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应具有“引导性”,引导学生产生小组交流的动机,从而在此动机的驱使下,学生之间可发生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在交流中分享想法、商讨结论以及讨论学习任务的解决方案,从而切实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方面的作用。其次,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应具有“提前思考”的可能,也就是说,小学数学教师选择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需要学生在实际操作前,先进行相应的独立思考。例如,在讲解“组合图形的面积”相关内容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思考“使用不同的图形可组合出哪些新的图形?”,之后针对组合图形的形式以及概念进行一定的说明,此时,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问学生“组合图形的面积与小图形的面积具有什么样的关系?怎样计算更为简单?”,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由于小组中存在对图形面积计算方式不够熟悉的同学,势必会产生有效交流,从而避免出现组员独立完成小组任务的情况。另外,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应突出一定的“个性化”特性,虽然在“小组化”合作学习中突出“个性化”学习较为困难,但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时,教师可利用提升任务开放性的措施落实个性化教学理念,即将合作学习任务的完成方式或者形式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特长联系在一起,使小组内部的同学可发挥自身优势,完成力所能及的小组任务,最终使不同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均“有所得”。
        结束语
        要想把学生培养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综合型人才,仅仅依靠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是行不通的。教师不能为了教学成绩而教学,而应为了在教学中渗透各种教学思想和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而教学。如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是一种大趋势了,数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去探索和挖掘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供更优质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嵇文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6):86.
        [2]杨洁.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推进合作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2020(23):5-6.
        [3]陶建玲.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提升策略[J].甘肃教育,2020(11):164.
        [4]陈辅霞.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措施[J].新课程,2020(20):154-155.
        [5]葛金花.即知即传精导乐学——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9(12):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