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陶祥
[导读] 所谓“学以致用”,“学”的最终目的就是“用”,而解决问题正是“学以致用”的终极体现
        陶祥
        广西南宁横县六景镇良圻小学
        摘要:所谓“学以致用”,“学”的最终目的就是“用”,而解决问题正是“学以致用”的终极体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意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予以培养。而现实情况是,部分教师限于传统教学理念、教学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对此并不重视,或者是有心培养却不得启发,以致部分小学生并不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解决问题能力;策略
引言
        在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无论是教师授课方面还是学生学习方面都存在着较多问题,由于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面临困难,逐渐缺少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成为重点目标,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出问题,提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相对较弱,这就给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而在培养小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中,需要让其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探索,这其实是对其思维的一种锻炼,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益。此外,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对于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有益,有利于新课标规定下的数学教学目标顺利达成。其次,传统教育背景下,部分小学生已经习惯于被动学习,他们对教师的依赖性相对较强,这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不利。而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能够凸显小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在促进其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同时,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策略
        2.1合理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而言,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起到决定性作用,创设了一个数学问题情境后,引导学生在问题里发现更多的信息与内容是教师的主要任务,由此教会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寻求恰当的解题思路。数学虽然是一门逻辑类学科,但是想要学习好数学也是需要一定情境的。让学生可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提出数学问题时,应注重对问题情境进行合理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解题兴趣,培养自身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我反思式学习养成良好习惯。小学的教育应该是形象性的,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可以利用一切有益的资源给学生创设情境,例如,在上图形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拿出教材需要的相关图形,让学生能感受到图形的奥妙。在算数的时候,可以准备色彩鲜艳的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2加强解题技巧的培训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一个教师的讲课习惯,风格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习惯产生影响。

因此,教师在低年级数学授课中,应该从小注重对数学学科技巧的培训。在小学低年级数学习题中,问题中会出现多余的题干迷惑学生,锻炼学生筛查有用条件的能力。例如:给出一张图片和单个条件:“有25个人小朋友打扫卫生”“现在来了18个人”“有两个小朋友还带了清扫工具”。问题是还有几个小朋友没来?这类问题学生刚开始做题时往往无法准确分辨有用无用的信息,因此教师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剖问题本身。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读几遍问题和条件,筛选有用的信息,没有用的信息要学会忽略。培养学生掌握多些解题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轻松,锻炼低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3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强调数学的应用,不单单指测量、计算等教学活动。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理论和现实的联系,让学生有更多参与解决问题的机会,进而充分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发展自己的数学应用意识,提升自己的数学实践能力。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问题等待教师去发掘,在教学中教师要用生活实例去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理解,还能有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应用题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教学效果却微乎其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何从众多的信息中排除干扰,去挖掘这一问题中的已知信息,需要学生自己去寻找和思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这是怎样的一个问题,往往隐藏得很深,需要学生抓住主干信息去识别,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分析和选择。
        2.4迁移启发,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时,可以利用微课帮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将练习任务上传到班级网络平台,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完成习题练习任务,并将错误习题记录下来,及时向教师反馈。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解疑释惑。这样将练习与知识点有效结合起来,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查漏补缺,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刻不容缓。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指导解题技巧、设置问题情境、开展小组合作、引导发散思维、开展梯度训练等方式来有效帮助小学生提升自身的解决问题能力。当然,教师还要适时创造机会让小学生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这对于其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邓爱春.新探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科技资讯,2020,18(29):6-7+10.
        [2]刘佩佩.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的实践[J].启迪与智慧(中),2020(05):35+34.
        [3]徐丁.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0):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