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与解决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石蝶
[导读]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具有高度抽象、逻辑严密、应用广泛等特点
        石蝶
        广西南宁市横县六景镇良圻小学  530000
        摘要: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具有高度抽象、逻辑严密、应用广泛等特点,而小学生的思维正从直观具体阶段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需要有效引导和支持。基于此,以下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与解决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解决的策略研究
引言
        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各学科都在进行创新和变革,力求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上有了较大的转变,课堂教学逐渐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趋势,教学内容也打破了教材的局限,变得丰富起来,这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很有帮助。
一、课堂教学引入部分问题的设计策略
        引入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开始,这一部分的问题设计需要吸引尽可能多的学生进入学习。教师要设计富有挑战和思维含量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魅力。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在课堂中,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学生,不是没有差异的学生,而是一群程度不一的学生。这种差异来自学生本身认知风格方面的差异,也来自于学生己有知识基础的差异。面对一群程度不一的学生,我们引入部分的问题设计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有能力参与学习。例如,教材原有问题:一个合唱队有15人,教师要用打电话的方式尽快通知到他们,每分钟通知1人,几分钟能通知到?这个问题在引入部分出现,课堂陷入僵局,因为对学生而言,难度远高于学生的起点,学生无从下手。此时教师讲解,学生就被动地接受:教师不讲,学生就没有思考方向。因此,我们对原有问题进行了重新设计,设计后的问题如下:校长召开紧急会议要通知6位老师,一分钟通知1人,最快需要几分钟?数据变小了,学生能参与学习,他们饶有兴趣地进行着各种尝试,后续教学也能顺利进行下去。对于较难的内容,教师设置一些学习的坡度,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深度学习。
二、清晰课堂教学设计脉络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需要做到教学设计的脉络清晰,必须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能清楚教学目标,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必须熟悉教材内容,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教学设计,从而确保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教师可以按照自己对学生的了解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做到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课堂学习有所提高。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是把控好各个环节的教学时间,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这样教师才能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的意见,在后续的教学设计中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设计探索性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自主探索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及发展十分重要。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过程中,探索性问题发挥着独特作用。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探索性问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收获更多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对话中来引出探索性问题:“你们随意说出一个三角形,我都能够说出它的内角和。”教师的自信满满让学生非常疑惑,学生无论画出了多少个三角形,教师都能不假思索地说出答案“180°”。这让学生对教师的答案产生了疑惑,通过对话的方式将学生带入自主探索中,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去验证,各小组通过讨论,采取了不同的测量方法,如利用量、剪、拼、折等多种方法,发现最终结果都是180°。可见,通过探究,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这一知识进行了充分学习。同时,学生们在验证中肯定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因测量不精准,导致测量结果接近于180°”的情况。教师需要对学生及时指导,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四、突出教学重点内容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这样才能为重点内容做好充分的铺垫,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出现多个重点,或者是同时存在好几个重点,这很容易导致小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小学时期的学生思维十分活跃,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有限,再加上学科基础薄弱,对很多内容无法第一时间掌握,所以教师不能搞“填鸭式”的教学,需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突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真正作用。
五、设计生活化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小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十分感兴趣,在设计问题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但从当前所设计的数学问题来看,部分教师往往容易忽视“生活”这个部分。脱离生活提出的问题会让学生感觉陌生,难以主动思考,导致思考效果不佳,不利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深挖教材中隐藏的生活化内容,设计在学生认知能力范围内,符合学生知识经验的生活化问题,让学生进行有效思考。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生活化问题:“一只挂钟的分针长20厘米,经过45分钟后,这根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在这一生活化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根据所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不仅能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还能将整体课堂教学氛围推至最高点,实现预设的理想教学目标。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材上有一些问题呈现,但数量较少,基本直接指向知识结论,而且大部分问题比较简单,学生用“对”与“不对”就能回答,直接拿来作为课堂教学问题不太合适。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改编或设计课堂教学问题,以此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载体。
参考文献
        [1]周文极.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04):94-95.
        [2]颜永亮.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问题分析及阐述[J].文存阅刊,2018(06):82.
        [3]孙静文.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原因和对策研究[J].新校园(中旬),2016(08):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