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刘宇思
[导读] 在进行小学数学知识的教授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对小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进行培养
        刘宇思
        长春市双阳区第一实验小学130600
        摘要:在进行小学数学知识的教授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对小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进行培养。小学生拥有较强的数学推理能力,不仅能更好地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逻辑问题,还能为日后的高难度高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逻辑基础,进而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培养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策略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个教学环节,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史宁中教授指出,数学知识点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从抽象到推理,再由推理到建模的过程。具体而言,“推理”指的是借助已知条件,对未知结论进行推导的过程。从广义上来讲,学生进行知识推理的过程,就是思维得以发散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分析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的推理能力得到锻炼。在教学中,教师要对知识点的特征进行有效把握,并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促进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发展。
一、培养推理能力的意义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以数学的视角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数学推理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明确指出:“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形式,并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新课标愈来愈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推理能力的培养自然成为重中之重。
二、培养小学数学推理能力的策略
        (一)在冲突情境中引发推理猜想
        例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设计如下情境:“同学们,请你们拿出纸和笔,随意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利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每一个角的度数,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只要你们将其中两个角的度数告诉老师,老师就能很快知道第三个角的度数,你们相信吗?”教师的话音刚落,学生就开始画三角形,并且利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随后,教师随意点名学生,让他们说出自己所画三角形中任意两个角的度数,最后由教师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学生很快就会发现:教师在得知了三角形中任意两个角的度数之后,就能够很快得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于是学生开始猜测:“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之间是否存在一种特定的关系,其中是不是隐藏着什么规律呢?”还有学生提问:“老师在得知了三角形任意两个角的度数之后,就能够得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是不是三角形三个角之和是固定不变的呢?”这样,教师就能够借助情境,促使学生主动推理猜想。
        (二)把握方法,使学生推理得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给学生常用的推理方法和推理技巧极为必要。推理大致可以分为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两种类型,而合情推理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1.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它指的是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由此推测出这类事物都具有这种性质。由此可见,归纳推理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过程。归纳推理通常是在人们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得出结论,如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实验等形成对研究对象的共性认识,最后归纳出相关结论。2.类比推理,与归纳推理不同,类比推理指的是依据两类事物的本质相似性,根据某类事物具有某一性质或规律而推测出另一类事物也具有该性质或规律。由此可以看出,类比推理是一种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方法。类比推理是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其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问题,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直入推理主题,构建学生对于推理的印象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果直接对学生引入“推理”这个词汇,教师还要对学生解释这个陌生词汇的概念,这就与我们数学的教学主题相偏离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推理”的含义以及“数学推理”的意义,授课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段与推理相关的影视内容或者网课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推理”以及“数学推理”的印象。教师还可以阐述推理与数学学习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大多数学科的基础,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推理的印象。在小学数学教材的授课过程中,巧用推理技巧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确立推理方向,进行正确且快速的推理,积累多种推理方法,进而提高推理能力与技巧。
        (四)基于原有经验,推进推理深度
        小学生尚未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他们在理解问题时,通常只能进行合情推理。而在推理过程中,他们通常会使用两种方法:一是证明;二是证伪。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反驳就是一种演绎推理思维,因此,反驳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演绎推理的过程。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学生会发现:只需要使用一个反例,就可以推翻错误的结论。小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不够完善,并且心智发展成熟度也不够高,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保护学生的推理热情,让学生对数学保持学习积极性。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展开分析,我们了解到:教师可以适当地遵循“不清楚”原则,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结束语
        推理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理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然而,推理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感悟。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素材和资源,传授学生常用的推理方法,引导学生用推理的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施英丽.小学生数学合情推理能力及培养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0(10):8-9.
        [2]郑艺彬.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23):103-104.
        [3]庄炳渊.小学生数学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策略[J].家长,2020(08):162-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