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木南
新兴县实验中学 广东 云浮 527400
摘要:体育是学生在整个学习生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之一,同时也是要求学生行动能力最强的一门课程,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备受重视的一项教育内容,对于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为了能够全面使学生成为具备较高素养的优秀学生,体育教学非常关键。基于此,针对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进行分析探究,意在为学生创造更好、更加全面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初中体育;有效渗透;德育
中图分类号:F255.1 文献标识码:B
0 引言
在现如今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改革获得了深入的发展以及推进,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思想方面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与此同时,外界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备非常大的影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不仅如此,还能够使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以及集体主义精神得到有效培养。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对有效渗透德育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探究,以此促进学生更好、更全面发展。
1德育简析
德育在理论层面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方面来说,德育是在思想道德以及政治等方面对社会成员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影响的活动,大致上可以分为社会、社区、学校以及家庭德育。在狭义方面,德育专门指向学校德育,这时学校作为教育者,通过系统周密的计划来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影响,通过积极的认知和体验,使受教育者形成所需要的品德,这种活动通常都是有目的性的。简单来说,学校德育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有计划的教育方案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1]。
2 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原则
2.1 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新的课程教育改革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更多发挥的是辅助和引导的作用。从哲学角度来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行为的内部原因,而教师则属于外部原因,外部原因必须由内部原因来起作用。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作用,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更大程度上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2]。
2.2 全面性原则
要想更好地将德育融入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眼光放在部分学生的身上,更应该从全体学生入手。德育是一个全局观的问题,教师应当在教学设计环节中将德育与各种各样的体育项目结合起来,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还需要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对于一些学生产生的思想问题,应当积极地予以纠正,需要时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2.3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应该在教学设计环节对整个教学内容、目标和教学步骤有一个具体详尽的系统规划,而不应该毫无规律性以及相对零散。在具体开展课堂活动时,教师也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来制订相对详细、具体的教学计划,并在其中规划相应的德育渗透策略和方案,这样才能更加系统性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3]。
3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的方式
3.1 根据学生实际发展特点,有效渗透德育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该阶段的学生存在性格尚未发展成熟、三观尚未发展成熟以及认知能力较弱等特点,这种情况下,也就意味着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心理上都离不开专业的指导以及专业的培养。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发展特点合理安排体育教学,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真正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注意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开始,充分掌握初中学生的实际发展特点,进而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德育。例如,在进行跑步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女学生跑400米,男学生跑600米,在此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这样的教学安排会存在非常大的意见。对此,教师可以男生、女生的身体发展特点为基础,将男生、女生在身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告诉学生,进而使学生能够理解这样的体育教学安排,同时也可以充分理解男生和女生的生理差异,这种情况下对于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十分有利[4]。
3.2 根据体育教学场地,有效渗透德育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就是让学生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以及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素养、道德行为。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馆以及操场是重要的教学场地,与此同时也是公共场地,是学校中每一位学生进行体育学习都不能缺少的场地。体育教学场地需要学生维护,也就是说需要每一位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保护体育场地,保护相关体育设施,不乱扔垃圾,保持体育教学场地的干净整洁,这不仅仅是保证体育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步骤,与此同时也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德育的关键步骤[5]。教师还应注重引导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进而形成互相督促以及互相帮助的氛围,以此完成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学习。
3.3 利用教学事件以及活动有效渗透德育
利用教学事件有效渗透德育要求教师在开展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时时刻刻注意到每一位学生的言行举止,以此及时进行课堂纠正,这种情况下不仅能够达到有效渗透德育的目的,还能够保证体育教学顺利进行。例如,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吃零食、携带危险物品,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及时制止,并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这种错误行为带来的危害,这种行为不仅是德育素质较低的表现,与此同时,对学生的健康以及安全也会带来非常大的威胁。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教师渗透德育的有效阵地,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将德育进行渗透,旨在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主体意识,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6]。
4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促进学生身心更加健康地发展,应在体育教学环节渗透德育。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特点,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引导,并利用不同的体育教学事件,以及组织不同的体育活动对学生开展体育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体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知识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尚力沛,程传银.立德树人视域下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的实践困境与优化策略[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40(02):29-36.
[2]燕文军.百年大计德育为先——初中体育教学德育渗透问题及对策探究[J]. 名师在线,2021(03):95-96.
[3]沈源.新时期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功能实现的路径探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48-49.
[4]袁青.强健其体魄,也需润物无声——论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 读写算,2021(04):37-38.
[5]魏统朋,张广鹏,刘雪微.“课程思政”导向下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德育实践研究——以武术教学为例[J]. 武当,2020(12):70-71.
[6]殷季明.推进体育游戏化教学模式提升体育训练活动实效性[J].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6):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