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袁娅
[导读] 以人为本理念的重点是要突出对人的管理,根据人的实际需求,充分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
        袁娅
        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市101300
        摘要:以人为本理念的重点是要突出对人的管理,根据人的实际需求,充分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教育管理工作在高校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保障各项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当前学生的思想较为独特,个性鲜明,所以高校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室,应用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将学生作为主体,使得学生积极配合和参与到教育管理工作中,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教育工作的完善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育人理念;高校教学管理;实践
1目前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落后。当前大部分院校管理学生的理念仍停滞不前,不注重服务、只注重管理,进而使管理学生工作变被动,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根据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提供主动性服务。部分院校管理员认为学生只是管理对象,并不是服务对象,所以在管理过程中采用事后管理方式,这直接对管理学生工作质量产生了影响。同时部分院校在管理学生工作上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没有利用网络技术对管理工作进行革新。(2)乏新意。在当前的部分高校当中,其教育管理理念也缺乏全新的管理模式应用,这使得在相关教育工作人员实施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只能够通过对理念的基础认知来进行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长时间单一模式的学习就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也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进行教育方法的改变,所以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导致学生在能力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够同步思想的发展,也不能够真正实现锻炼自我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3)缺失监督管理制度。随着不断变化的管理环境,加大了管理工作的难度,不仅对管理工作加大投入,而且还要对监督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对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失误等情况要及时采取有效解决措施。但是大部分高校对管理监督机制并没有建立,各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缺乏对管理者的监督,没有对管理工作者进行考核,所以,导致管理者没有主动意识,并且有较大的随意性,无法确保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实践
2.1树立以教师发展为本的观念,建构多元化教育教学体系
        第一,针对校内教师执教任务,来设定专业化发展体系。教师作为学生教导工作开展的主体,其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决定着教师的执教水平。为此学校在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开展时,必须树立以教师发展为本的观念,正确衡量教师在其岗位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然后制定相对应的管理制度,深度激发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学校应依托于现有资源,为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无论是对于教育,还是教学来讲,必须深度落实教师本质职能,开展多方位教师学习计划,营造出一种稳定良好的校园氛围,削弱行政化观念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令教师参与到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制定与开展过程中。第二,建立情感与制度相对接的管理机制,对教师提供积极性的引导。为保证教师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发挥重要的职能效用,高校管理人员须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特别是针对部分主流专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教师工作特性,建立相关的奖惩机制,使教师在高压的工作环境中可达到自我调节的能力,以此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教育管理中。制度的建设则是对教师在教学中的各项行为进行相关约束,制度的功能及体现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的,即在遵循一定的管理制度规律的同时,又全面体现出民主意识,两者的相辅相成,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观念。
2.2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在传统的高校学生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学生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引和安排下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活动、生活,其自身并没有形成强烈的自主管理意识。这对于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渗透将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

为此,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来讲,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予以培育。具体来讲:第一,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管理意识在一定范围内展开问卷调查工作,以直观的数据来对当前高校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现状予以直观的反映,使教师能够对当前阶段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自主学习、管理意识综合情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由此作为教师今后开展学生人本管理工作的重要凭证和依据,促进我们各项管理规划针对性的提升。第二,加强以生为本学生管理理念在高校中的宣传,通过全面的宣传在校园中营造起一股自我管理的潮流,使学生在认识到自我管理对于自身发展、学校管理工作等所起到的重要意义,以此来唤醒学生自主管理意识。
2.3构建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机制
        在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分数、考试只测评学生阶段性学习的成效,而大学已不再是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考评也不单只是考试与书本知识,各种综合能力的考评更为重要,改革教育评价机制的目的则是实现对学生的总体综合评价。大学生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地区,个体差异明显,高校要调查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以人为本”原则,设置不同的考评机制,如可以将考试成绩、日常活动参与、社团活动情况等折合成不同分数,综合评定,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高校在改革学生考评体系的同时,也要构建新的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机制。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机制就是要求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教授学生专业性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各种能力,教师要启发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形成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机制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课堂时空限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来践行课堂所学知识,实现学以致用。学校要在“以人为本”理念下,充分尊重教师的教育权,尊重教师的教学活动设置,鼓励教师走出课堂,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激发学生的潜在发展能力。这种评价机制打破了传统考评方式,优化了评价内容与评价指标,显得更为公正。
2.4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以人为本的理念,其核心是感情,把情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体现出来,才能把以人为本真正地体现出来。进一步来讲,我们要做的是关心以及爱护学生,这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它可以把学生的内心打开。相关工作者应该富有爱心,时刻全面地关注学生,在学生面对困境时,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施以援手;在学生获得成功时,和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然后是对学生要有一定的了解,把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当作基础。在以往的学生管理工作中,都是以相关工作人员自己的角度出发开展工作,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因此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不强,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因此,和学生之间展开毫无保留的、推心置腹的交流,是不可缺少的。要想实现这样的交流,我们必须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在这个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生可以充分地表达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以及感受,这些是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不仅仅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还能同时保障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引导。
3结束语
        总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推动社会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高校需要以以人为本理念为前提,对新时代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重新定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制度,为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促使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进而使得学生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欣阳.突出“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教师管理体制方法探究[J].理论观察,2020(07):159-161.
        [2]王韵璐.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合与渗透[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5):66-67.
        [3]王乾.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渗透[J].中外企业家,2020(04):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