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杨敏丽
[导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杨敏丽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063000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要从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课堂主阵地,依托思政课教材,创新教学内容与形式,提升高中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高中思政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富含哲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源。当前,很多高中生并不完全了解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提高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的认知,增强文化自信,并主动担负起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重任,十分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一、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培养专业的教师队伍。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说过,“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1]。一支业务精良、富于创新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学校搞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力支撑和保障。要想让学生完全认同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首先教师要有文化自信,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的内涵,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课堂,通过我们的课堂,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教师深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理论功底、高尚的人格魅力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会比课堂教学有更好的效果,这就是隐性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因而,对于思政课教师必须高标准、严要求。总之,政治立场要坚定,个人业务要精深,教学方式要多样,教学效果要良好,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自信,自觉担当起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重任。
二、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鲜活性,针对性、实效性。
        习近平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2]。高中课堂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须增强教学内容的鲜活性,针对性、实效性。在课程设计上一定要多下功夫,既要注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和传承,还要注意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以及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3]。学生一旦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趣味性、实用性,必将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坚守政治课主阵地。依托教材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依托教材《经济生活》教材对学生进行革故鼎新、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诚信友善、勤俭节约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结合创新创业、大国工匠等时政热点,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创新创造、精益求精精神,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富强国家而自觉承担起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

依托教材《政治生活》结合抗疫等时政热点,弘扬抗疫精神,让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勇于担当、迎难而上,人民至上,始终是人民抗疫取得的伟大胜利最可靠的主心骨;而西方,乱象丛生,疫情肆虐,党派纷争;对比发现天壤之别,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的优越性,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依托教材《文化生活》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热点五四精神、西迁精神、抗疫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受民族精神的力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而自觉承担使命任务。
三、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网络平台、信息技术等新媒体具有宣传面广、受众多、形式新颖、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深受青年学生喜爱、乐于被学生接受等特点,高中思想政治课可以把这个特点充分运用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方面。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启发引导学生探索、研讨,避免灌输式教学[4]。寓教于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政治课活起来,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做好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与时俱进,我们努力提升政治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政治课教学中应用。
四、高中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积极探索新的方式和方法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不仅要在课堂上下功夫,还要在课堂外做文章。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可以有意识地植入一些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元素,一方面使得校园环境更富有人文气息、更雅致,另一方面也使同学们长时间处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笼罩之下,能得到更多的感染和熏陶[5,6]。如在教学楼、宿舍宣传栏张贴我国历代著名文学家、科学家、诗人的画像和介绍;在校内为本地的历史名人设立陈列馆供同学们参观学习;在学校图书馆预留专门的房间,悬挂古代经典名画、书法,让师生可以随时欣赏。举办校园文化活动时,要有意识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如组织京剧进校园活动、中国戏曲大巡演活动、校园京剧票友大赛、国学经典诵读、古诗词大讲堂等。还可以成立一些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学生社团,积极致力于中華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活动,如太极拳协会、国学协会、唐诗宋词社、中国戏剧研究社、书法协会、国画社等。使这些高雅的文艺活动能进入校园,渗透到校园各个角落,丰富同学们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涤荡心灵,提高个人人文修养,带动整个校园文化氛围的提升。发挥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4]《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
        [5]潘春琳.以校园活动为抓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现代教学,2015(07).
        [6]陈保健.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学生在当下的重要性[J].中国成人教育,2015(09):65-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