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建构灵动的“悦读”课堂——以五上“快乐读书吧”教学活动为例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陈雪芬
[导读] 教师要发挥每册“快乐读书吧”栏目的重要作用,系统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陈雪芬
        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第二小学  
        【摘要】教师要发挥每册“快乐读书吧”栏目的重要作用,系统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以五上“快乐读书吧”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可在课前对教材进行整体研读,纵观各段相关内容,横联单元整体教学;课上充分发挥阅读小组作用,助力建构灵动的阅读课堂,方法先行,寻“点”拓思,提供展示平台,后置活动形成延展,有效促进语文要素迁移运用。
        【关键词】分组导读  快乐读书吧  阅读全过程

        一、 整体研读,把好学习之舵
        (一)纵观各段相关内容
        五上第三单元的“快乐读书吧”以民间故事为主题,引导学生阅读中外民间故事。纵观各学段的相关内容,发现这次的安排是在三年级童话、寓言故事和四年级神话故事阅读基础上的提升阅读。在实施教学之前,笔者梳理了与该主题有关的“快乐读书吧”阅读安排。
        各年级安排的阅读内容从童话故事到民间故事,由国内到国外,语文要素的变化也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五上的学生已经有多次故事学习的基础,教师可以勾连先前习得的阅读方法,指导民间故事的阅读,使方法更加多元。五上学生在中年级已有“详细复述和简要复述”的基础,而本单元要求把故事讲得更加生动有趣,重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我们要精准定位,把握好尺度,既要避免越位,又要避免不到位。
        (二)横联单元整体教学
        “快乐读书吧”所在位置是整组课文的最后。五上民间故事这组教材,编排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这两篇民间故事为精读课文,《牛郎织女(二)》为略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语文要素“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创造性复述故事”设计,最后以“快乐读书吧”结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把整个单元作为一个体系,确定单元语文要素,一课一课有序推进。
        这组教材应紧扣“创造性复述”这个导读的核心要素,在精读、略读课文中学习方法,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梳理总结,再在口语交际课上得以实践运用,而“快乐读书吧”是迁移巩固阶段(如上图),这样层层深入,逐步提升能力。
        (三)前置打造组织形式
        整本书阅读和单篇课文的阅读是有本质区别的,导读课作为“课内”向“课外”拓展的课型又有其独特性。导读的内容和形式要有所创新,为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阅读整本书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用分组合作学习这样灵动的组织形式。将班级里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组内进行信息交流,并推荐一个组长,给每个组长布置任务。为顺利开展阅读,还要进行前置性阅读活动。比如调查小组成员对民间故事的熟悉程度,可以从“印象最深的人、最熟悉的故事”进行调查,还可以引导学生看相关的动画片和影视作品,做好简要的记录。
        通过一周或更多的时间通读《中国民间故事》,让学生经历充分的学习过程,组长指定的篇目重点阅读,适当做批注。调查组内同学对民间故事的熟悉情况是为了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学的共情意识,激发阅读兴趣和期待。教师还要组织召开一次组长培训会议,给每组布置指定的阅读篇目,还要让每个组长明确自己的职责:组织小组成员开展自主阅读活动;课内分组学习时要鼓励组内每位同学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整合交流情况,做好全班交流的准备。
        二、 分组导读,扣准要素之门
        阅读课让学生按学习小组面对面就座。先请各组汇报一下调查情况,简要说说调查感受,再从学生熟悉的中国民间故事《从前有座山》导入课堂,目的在激发学生探索故事的欲望。然后围绕教学目标,采用分组导读的形式达成目标,落实语文要素。
        (一)方法先行,举一反三
        分组阅读开始之前,以《猎人海力布》为例,是为了“授之以渔”,为学生学习其他故事,梳理故事情节提供了支架,小伙伴之间的学习就有了路径和方法。然后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重点指向故事情节的梳理,组内共同获得其他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阅读能力得到了提升。组内完成后,先进行同伴间的交流,再推荐1名同学全班汇报交流,其他小组学习同一内容的可以互相补充,最后完善表格。


        (二)寻“点”拓思,读中推进
        “快乐读书吧”的教学最难上的是“读中推进”课型,推进课不仅要梳理文本的内容,还要指导学生深入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在本课中我们要围绕“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来推进学生的阅读,还是通过小组合作,寻找诸多故事的共同点。这里的“寻找民间故事的共同点”就是一个可以拓展思维的“点”,简要流程如下。
        A.那么遥远的故事是怎样传到今天的呢?(交流板书:口耳相传)
        小结:在那个时候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歇,他们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把身边的事情添油加醋地变成各种故事,我讲你听,你讲他听。上一代讲给下一代听。
        B.找找故事中的不可思议之处。
        学生交流汇报。
        小结:我们发现每个故事中都有不少的神奇之处,你看:田螺是件宝物,太乙真人有起死回生的法术,许仙和白娘子越界人蛇结婚。(板书:宝物、法术、越界)
        通过导读单这个支架的帮助,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汇报,得出民间故事这一文体的特点:年代久远、神奇、结局美好、口耳相传、段落重复固定等等。
        (三)创编展示,提升能力
        小组学习的最大好处就是灵活机动,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小伙伴间的交流互补,习得阅读方法。课上给每个小组都布置了学习任务,任务完成到何程度,还必须为他们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主要是为了检测组内学习的效果。课中安排了多样的展示活动,如故事情节梳理的汇报,创编故事,评价小伙伴的表现等。在创编故事环节,为学生准备一个评价标准(如下图),三星评比细则的出示,既为创造故事提供了支架,又为学生间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这个展示活动继续为学生寻找到了阅读的兴奋点。如学生选择《哪吒闹海》中“哪吒出生”这个内容,配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故事情节非常丰富。把产婆那夸张的表情、语言表现得惟妙惟肖,加入了李靖勃然大怒拔剑指向肉球的动作,活灵活现。        
        展示后让学生对其表现进行评价,基本上都能得到3颗星,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活动会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积累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能力就在这些活动中得到提升。
        (四)后置活动,形成延展
        在阅读民间故事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学生会对故事中的内容产生共鸣,或是某个故事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是某个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都是他们课后津津乐道的话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画画人物素描,写写读后感受,丰富他们的阅读体验,可以编写创意剧本,设计海报,布置分层的挑战任务:
        一星挑战:画一个喜欢的故事人物。
        三星挑战:设计一张故事的海报,要写出设计说明。
        五星挑战:撰写故事剧本。(教师提供基本的格式支架)
        以上学生完成的作品要进行全班学生评选,这样以创意作业的输出形式,进一步转化了课外阅读指导的意义,同时给了所有学生二次学习的机会。为了增加阅读量,还可以列举国外故事,形成阅读期待。如推荐阅读:《非洲民间故事》(非洲)《伊凡王子和灰狼》(俄罗斯)《小羊倌》(意大利)。
        
        总之,教师只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采用如分组导读这样的灵动的措施进行阅读能力迁移训练,课外阅读的指导肯定扎实有效。在如此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语文学习中,学生的阅读之门肯定会被开启,综合素养一定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沈虹.“故事集”的阅读实践活动设计:以《中国神话故事集》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20(7-8):87-88.
        [3]王崧舟.整本书导读单的设计和使用(下)[J]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20(7-8):30-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