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知识的认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肖芳
[导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语言即是学文化,教语言即是教文化
        肖芳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湾甸民族初级中学  678106)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语言即是学文化,教语言即是教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中可以辨认的人类社会活动类型,话语类型不但与人类社会活动领域,而且与言语密切相关,所以英语语言的学习与文化的学习应该是同步进行的。本文主要论述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提出了应该重视培养学习者对西方文化的热情,让学习者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去体验、调整,适应不同文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认知   英语教学   体验文化
一、引言
        当英语教师在教授英语,包括单词、短语、句型、文章,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教学时,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在传递一种复杂的文化习俗、价值观、思维方式、情感、行为系统。学习文化,即学习如何尊重与欣赏他人及不同文化,具有乡土情、爱国心、世界观等,强调社会与文化的结合,从而更进一步促进文化学习与国际了解。这就是外语教学强调文化背景知识认知的原因。
        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具有灵敏的文化知识,相互尊重彼此文化,包容不同的文化,具有彼此欣赏的态度,这样才能构成多种文化共荣共存的世界。语言与文化是英语教学不可分离的组合。作为新世纪的公民,把语言与文化同时运用在现实生活中,就应该扩张视野,在与别国交流的过程中,减少文化震撼和文化差异,消除文化歧视,相互尊重,成为新一代具有多元文化观,真正能融入世界的公民。
二、研究现状
        1.语言与文化是相互包容的,并且共同成长。人对文化适应的研究表明,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都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观察和实践接受着他所处的社会团体的信念、行为标准与价值取向的影响,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更能体验出其文化的影响。地球上的人类一代代地繁衍着,语言和文化也在继续交融,上一代对下一代所进行的文化传承作用,会促使儿童在社会文化影响下,发展认知与提升智力,比如我所居住的地方是一个汉族、傣族杂居的村寨,很多小孩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到三、四岁的时候已会听懂或会说两种语言,即两种文化。
        2.在英语教学中应开发学生潜能,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促进其个体的发展。
在英语教学中为什么要渗入文化教学?因为:(1)与外国人交往的能力不仅取决于外语技能,还取决于对对方文化习俗和预期的理解;(2)跨文化理解本身就是在相互依赖的现代国际社会中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3)外语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有极大的兴趣。在英语教学中,尽量创设情境,利用表演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真实的语言,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不断学习、感知,产生新的认识,由此发展学生适应自然与社会的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个性成长。能够将所学到的英语语言,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而且用得恰到好处。
        日常生活中丰富的文化现象,是外语学习者了解外国文化的重点,不同的文化中,人们说话的方式和习惯、使用的称呼语、问候语、称赞语、致谢语和电话用语等不尽相同,有些在形式上和用法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文化的差异常常会导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发生故障和误解。

例如,中国人在听到别人称赞自己的时候,经常会表现得很谦虚,而这往往被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误解为虚伪,因为在他(她)们看来,对人应该坦诚,应该把自己的感受如实地说出来,这是对他(她)人的尊重。作为学习英语的中国人,多研究在使用英语过程中存在的语言失误,这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有实际意义,但这还不足以涵盖这种语言,这些都只是我们学习语言或文化的基础,因为每一门语言或每一种文化都是丰富的、深刻的。比如,称呼或称谓,在东、西方国家之间就有很多不同。在英语国家,人们喜欢直呼其名,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从小孩到老人都可以以名相称,人们不会感到不合适或对老人不尊重。有些大学教师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就告诉学生用名字称呼他,以表示对人友好,平易近人。汉语中的社交称谓则惯用“姓+头衔”的方式,如李局长、王经理等。另外,中国人还喜欢使用表示血亲关系的名词去称呼朋友、邻居和陌生人,如赵大哥、刘二婶、叔叔、阿姨等。这种现象在西方是极为少见的。不了解这一点,非常容易导致称呼失误。另外,中国人称呼别人时,喜欢用“大”字以表示尊敬或恭维。如“大爷”“大嫂”或“大老板”、“大工程师”等。这在西方也罕见。假如把“大哥”译成“big brother”就显得滑稽可笑,还不如译成“boss”。
        西方人忌讳人家说自己“老”,中国人却偏偏别人这样称呼自己,有时称呼的对象的实际年龄并不“老”,也照说不误。如“老总”“老佛爷”“您老人家”等。这是旧社会的陋习,但还有很多人这样称呼。以上这些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让学生们了解,这是运用语言的前提。
        3.交际教学迫使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输入文化知识的认知,这是学习英语语言的最终目的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入异国文化的知识,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精心的思考与设计,它需要具备生活中的智慧;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的感悟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依据学生实际与社会实际的多样性的体验活动,以促进学生认识的提高。因此,文化教育的提出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挑战,它将促使教师首先进行知识的更新与观念转变,从而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4.体验文化,适应文化的熏陶
        我们人类每天都在跟语言打交道,也在语言中体会着文化的千姿百态。在世界一体化的当今社会,学英语是必然的,学好英语是应该的,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吻合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中重视文化知识的认知是非常必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学到的语言能不能很好地运用到现实的语言环境,促进人际交往,连接全世界。
三、结束语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文化才得以体现和传承。同时,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并且反映文化。文化的发展变化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完善。让我们在语言中学习文化,在文化中学习语言,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轻松和谐,让世界变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园。
参考文献:
        [1]李美霞,庞建荣.话语类型概念探疑[J].外语教学,2006(1).
        [2]张萍,葛明贵.中学生应当获得什么样的英语学习策略[J].云南教育,200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