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立体式机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陈晓青
[导读] 针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
        陈晓青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9

        摘要:针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不很匹配,教学活动单一、顺序平面的方式等问题,根据机械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将多种单一、平面排列的教学活动,立体化为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活动,建立一套“多维立体式”的机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充分适应专业人才多样化,教育灵活化的特点,提出多选择、灵活性、可深可浅的人才体系,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多方位的育人环境,为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重要的补充,对应用型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立体式;机械专业;创新人才;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得到迅猛发展,机械相关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渗透到各个学科,鉴于机械学科的重要性以及各行各业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机械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机械专业人才,成为机械专业教育的迫切需求。然而,由于机械学科既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以具有较强的工程性,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传统单一、顺序、平面化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机械学科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而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关键科技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以智能制造为主的制造业的深度变革,新的业态变革也促使机械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新业态的挑战,也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工程教育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伺待改革探索机械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鉴于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不很匹配,教学活动单一、顺序平面的方式等问题,根据机械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将多种单一、平面排列的教学活动,立体化为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活动,建立一套“多维立体式”的机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充分适应专业人才多样化,教育灵活化的特点,提出多选择、灵活性、可深可浅的人才体系,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多方位的育人环境,为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重要的补充。
        1 应用型高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的主要集中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美国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一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重视学生在专业培养中的主体地位,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二是注重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三是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四是注重课外研究活动的开展。法国的创新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学理念、教育方式、课程特色以及专业教育内容等方面来着手的。在教学理念方法他们秉持国家至上的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目的是为国家为服务;在教育方式上,强调理实融合;在课程特色上,坚持“多面性”和“多科性”为特色;在专业教育的内容上,注重知识的复合,工程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复合。德国创新人才培养主要强调高校的教学任务重点培养学生科学和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他们提出了“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这与我国目前推行的产教融合相类似。日本在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做法有:重视学生思维训练和创造性表现力的培养,把制了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主要目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工程教育的发展,为此国家提出了创新体系建设,这对高等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的高等学校层次不一,但各层次高校针对创新人才培养,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均积极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以研究型大学为主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这类人才培养倡导“强基础、泛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最具代表性的模式是科教融合,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培养研究型的创新人才。二是以学生学科竞赛为途径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以创新实践基地为平台,开展课外创新活动,培养创新人才。三是创业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通过校内外的创业教育,学生通过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国内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如研讨式、案例式、项目式、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单一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益处。综上所述国内外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范围广泛,但是对特定专业特别是机械类专业具体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偏少。其次,已有的研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上看,大多采用的是单一、顺序、平面化的单一维度教学方式,这并不适合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最后,已有的研究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较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多维度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存在的不足则为本课题留下了研究空间。
        2 立体式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为了培养机械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改革以往传统的并行式人才培养体系,在明确培养应用研究与应用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构建机械人才培养体系框架,主要从教育教学理念、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体系以及产教融合等要素来构建多维度、立体式的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在教学理念方面,对传统机械专业单一的教学理念进行深化与拓展,结合现代工程教育理念,将行为导向理论、构建学习、认知主义、情景主义、OBE理念等应用到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中去,形成一种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理念模式,这种模式既重视学生机械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在专业课程体上方面,按照课程类别构建从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综合等课程平台,依托课程平台构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群,形成三维式的立体化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研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依据多维立体式的教学理念,提出以实践与创新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中,引入案例教学、思维导图教学、项目教学、引导式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课程的参与性。在实践教学体系方面,从实践场所开放性、创新实践和创业实践三个维度进行改革,开放性主要从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空间以及实践教学时间三个方面实施开放,创新实践由创客基地、科研助手、校省国家创新训练项目、工程训练大赛、机械设计大赛和巴哈大赛。创业实践由国家创业大赛、企业实训、孵化园体验、职场体验、虚拟创业沙盘以及校级创业大赛组成。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的真实性、实战性,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方面体验与实践。就产业融合方面,主要从校企协同教学、校企共建实践基地以及校企协同创业活动。校企协同教学主要是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授课、共同编写教教材、企业导师制、企业特色班以及校企创业课程。校企共建实践基地方面,主要是校企共享实室、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校中厂、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基地。通过产教融合,提升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
        3 结束语
        多个维度立体式的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能从根本上解决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不很匹配,教学活动单一、顺序平面的方式等问题,可以将多种单一、平面排列的教学活动,立体化为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活动,充分适应机械专业人才多样化,教育灵活化的特点,人才培养体系能为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多方位的育人环境,为机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非常有利的支撑,适应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黎姗姗.高校机械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J].石河子科技,2020,(1):29-30.
        [2]钱黎明,郭峰.智能制造背景下机械专业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技风,2020,(6):2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