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效的课堂才是真——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王 建
[导读]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落脚点是学生的发展
        王  建
        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小学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落脚点是学生的发展。新课改下的课堂应成为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而有效课堂教学应是扎实、真实、朴实的学生发展过程,教师要引领学生创造出一些真实、自然、和谐、天然和丰富多彩的瞬间,才是最能直接反映新课程的理念与价值取向。返璞归真、因地制宜的实效低耗的课堂教学也许更值得我们去思考、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改教学;课堂评价
        
        正文: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学校和教师以此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我们只要走进课堂,就能真切地感受到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也出现一些狭义解读: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活动;新课改下的课堂就是让辅助教学手段大量运用于课堂,课改就是学生主体不动摇……但这样却把语文课堂应具有的本真给丢掉了。形式化的课堂教学不仅浪费了教学时间,造成了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并须认真分析与研究究竟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真实、有效的?
        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引领学生创造出一些真实、和谐和丰富多彩的瞬间,才是最能直接反映新课程的理念与价值取向。返璞归真、因地制宜的实效低耗的课堂教学也许更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真实、和谐的课堂教学过程
        1、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说到根本上,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容器”强行灌输,而应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发展着的认识的主体。一个教师无论学识如何广博,都必须站在学生这个主体位置。因此,教学中教师做到(1)转换角色,教师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学习的主人。(2)充分相信学生,全方位放权,让学生明确目标后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提出问题,自己去做题,自己总结知识规律等。(3)丰富教学形式,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只有这样课堂才是和谐的课堂,才能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不同地位。
        2、“精讲”不“泛讲”,增强训练实效性。
        课堂教学中如果因为教师讲得过多、过细,挤掉了学生的大量的宝贵时间,学生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这样的课堂教学怎能不低效呢?针对这种实际,我们从教学实际出发,扎实落实“精讲”其内容是: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不泛讲学生已经会的、不泛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泛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只有落实精讲多练的原则和自学性原则,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训练,同时教师也才有更多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勤反馈和强矫正。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二、丰富、自然的课堂评价目前的状况:自然、真实、较为恰当
        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的有力手段。”然而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只会作出“对”与“错”的简单评价,这样未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教师能灵活利用评价手段,它对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课堂评价标准应是多样的、因人而异的。
        学生的语文基础各有差异,课堂上如果我们教师只用“一把尺”去衡量所有学生的话,会让优生变得浮躁起来;中等生得不到更好地发展;学困生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对课堂产生了厌抑之心。这样的课堂索然无味,死气沉沉。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上我尽量去寻找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不同角度对学生作出不同层次的评价,让不同的学生在语文上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2、课堂评价形式应是多样的。
        语文课堂是丰富多彩的,是变化莫测的,因此我们的评价也应该是形式多样的。课堂除教师对学生评价外,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是课堂评价的重要形式。当然真实有效的课堂评价应该将评价落到实处,不能留于形式。

如:课堂条件反射式的掌声。这样看似精彩的课堂评价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因为只有客观的、恰到好处的表扬才显得珍贵,才深深打动学生心灵,才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的、长久的、不竭的动力。所以评价不管是好,还是指出不足都应该是适度、真实的。当然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的教师也应该是评价的“范者”和“智者”。教师的课堂评价要讲究形式,如:点头、微笑、眼神;口头、书面、当众、个别等,让评价达到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
        课堂评价作为教学活动中一项重要环节,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灵活地利用课堂评价让课堂评价成为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和催化剂。它能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达到和谐统一,可以使孩子重拾自信,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三、必要的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知识规律性。
        新课改下的课堂还需不需要学法指导?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的让发挥“主体性”,即:学生自己读、自己想、自己做,什么都让学生自己解决,而完全放弃了教师的讲解,认为教师一但讲解方法、规律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就动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教师指导下得以充分发挥的。因此,教师的教学不仅是“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每位教师除了对教法的研究外,还应更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研究。如:(1)教师必须具体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2)具体指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出“为什么?、怎么办?”后应该具体告诉学生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步骤能解决提出的问题,而不是让学生在漫无边际中苦苦思考而最终让思考成为低效。)(3)通过典型训练的典型示范作用,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必要的学法指导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学法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手段。因此,学生学法掌握的优劣必然影响到学生学习成效是否真实、有效。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是教师课堂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合理的运用辅助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多媒体已成为时代的宠儿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这种新的技术手段、方式方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讲授内容,追求“省时”“高效”的课堂目标,的确有明显的优势,亦为沉寂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清新的风”。可能是因为潜意识里,多媒体课件对于课堂就像味精之于菜肴——不用就“不鲜”。不用就意味着资源浪费,意味着理念的落后。于是,我们的课堂里不再是以语言训练为主体,取而代之的是频频亮相的多媒体课件“美丽的身影”。然而,再先进的媒体在课堂中也只能起辅助教学的作用,不能完全代替教学活动。
        语文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科。我们在运用教辅的时候,千万不要忽视语文教学的个性,要充分发挥教辅创设情境、引悟导思的优势,利用它切实指导学生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领悟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运用语言,习得语感,不能让教辅替代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可是,我们有些教师往往为追求时髦和前卫,在课件制作时刻意追求表面上彩色的背景、立体的文字、美妙的音乐、二维三维动画、影视录像应有尽有,把教学课件搞成媒体功能成果展览,就这样色彩亮丽的多媒体一课“演”下来,学生的学习意识已经分散到那些亮丽的画面中去了,此时语文课对于学生来说成了纯粹的娱乐,可想而知,他们对文本内容都难得要领,更不用说什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了。
        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深刻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并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因素恰当的运用,实现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最佳整合。
        总之,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应成为学生学习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阵地。我们在教学时应围绕真实的学生发展而展开,围绕这一过程的任何教学手段也应该是自然、有效的。正如:“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实效的课堂才是真。
        
        参考文献:
        [1]创新·拓展·延伸——新课改指引下的小学语文新型课堂构建探究[J] 王菲, 小学生(中旬刊),2021,(03)
        [2]让心灵之花尽情绽放——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 仝晓霞, 课外语文,2021,(12)
        [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  蔡灿煌,  当代家庭教育,202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