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霞
务川县奉贤幼儿园564300
摘要:幼儿时期的孩童还处于心智发育的起始阶段,其认知能力不足,在学习中也容易被其它因素所干扰,注意力不集中,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项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学习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关键词:游戏化课程;幼儿园教学;合理运用
引言
游戏化的教学作为幼儿学习和生活的日常行为活动,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现代幼儿教育的创新,最明显的方式就是采用游戏化的教学对幼儿进行教育,但在现代的幼儿教育过程当中,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也受到幼儿教师广泛的重视和关注,游戏化的教学资源能够进一步的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日常交往能力等等。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综合学习素养和能力,使得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当中,进一步全面提高游戏化教学的质量。
一、创设游戏性因素的幼儿教学环境
幼儿园的环境是由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制度环境综合形成的,要想改善幼儿园的环境应从多方面入手。幼儿园物质环境主要是能够为幼儿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发展提供整体性的感知背景,对幼儿的活动造成一种具体的、直观的感官刺激。首先,无论是安排室内还是室外的活动,都需要对幼儿物质环境的安全性进行考虑。安全的环境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也是保障幼儿人身安全的基础。幼儿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创设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相关活动区域的科学设置能够为幼儿的行为发展提供较好的引导。其次,良好环境的布置还会对幼儿的选择起到调节作用。教育性游戏材料的投入能够对幼儿产生行为刺激,使幼儿能够在游戏材料的操作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情绪感受能力。最后,幼儿园除了要创建安全舒适、形式多样化的物质环境外,也要加强制度的完善,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约束。为了适应游戏化课程的教学要求,幼儿园有必要调整教职工与幼儿的师生比例,提升教师的相关福利与合理安排相关的专业化培训课程。
二、强化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在幼儿游戏化教学活动中,虽然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但教师的指导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通过教师对幼儿的指导,让幼儿明白游戏规则和游戏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这样既提高了幼儿的规则意识,又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幼儿带来一种良好的学习体验。例如,在玩数字迷宫游戏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让幼儿自己去尝试找到迷宫的出口,有部分幼儿在游戏中因找不到出口而害怕地哭起来,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的方法来对幼儿进行情绪上的安抚。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游戏线索,让幼儿自己根据线索去完成任务,最终找到迷宫的出口。整个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一直鼓励幼儿,让幼儿主动地进行思考,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指导幼儿参与游戏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更好地参与游戏,而不是喧宾夺主,剥夺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游戏多元化教学法中教师的指导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体会游戏带给他们的教育意义。
三、拓展课程资源
幼儿园的课程资源除了幼儿园内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为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开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因此通过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丰富了游戏化课程,实现幼儿教学的目的。首先,通过对材料进行挖掘和创新,为游戏化课程提供了所需要的材料,将课程内容与游戏进行结合,进而了解自然、社会以及知识。比如:为了丰富游戏所需的游戏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搜集一些石头、瓶子或者纸盒等,并运用这些材料,动手制造一些手工作品,进而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和幼儿也可以根据这些自然资料来共同创造,设计作品,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然在课程教学中,也可以通过拓展社会课程资源,让幼儿体验不同的场所,进而让幼儿在实践中了解真实的社会情况,更快地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
四、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游戏化教学理念与教学技能
幼儿园要想培养幼儿教师的游戏化教学理念,有必要引导教师正确认识游戏与教学的相关性。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尚未健全,幼儿的整体自制力较差,沉迷于游戏后就会耽误自身的学习,因此,在以往的幼儿教学过程中,一直是将游戏与教学分离进行的。游戏化课程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对幼儿教师提出更多要求,幼儿教师应提升自身教学理念与教学技能,保障游戏化课程的有效实施。基于该现状,幼儿园应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深化教师对游戏化课程的认识,明确如何在幼儿教育中融合游戏与教学。针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可从理论与技能两方面入手。在理论培训中,幼儿园可邀请幼儿教育专家,以游戏化课程教育相关理论为培训内容,如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在技能培训中,幼儿园可组织幼儿教师到优秀幼儿园参观学习,与其他幼儿园的教师交流,学习优化课程实施的经验。
五、游戏教育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当游戏教育与传统教学结合在一起,游戏作为幼儿们最能够接受的方式会得到更多的关注,老师们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观察幼儿们的表现能力,总结出幼儿们不同的发展方向,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教学活动。与此同时,在两种教学方式融合为一体的过程中,传统教学课程有明确目标对于幼儿发展的价值仍旧会被人认可,传统教学课程中的知识,对于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等被合理地整合融入游戏中,渗透进入幼儿生活的点点滴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不仅能为幼儿创建轻松、愉悦、健康的学习环境,还能充分满足幼儿的个性化成长需求,以帮助他们积累知识经验。幼儿教师应该积极开展课程游戏化活动,不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带领幼儿在游戏中尽情享受学习的美好,进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赵静.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活动[J].新课程,2020(39):32.
[2]谢梦怡,张新立.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教学问题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9):41-46.
[3]王芳.探索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教学新思路[J].新智慧,2019(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