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探析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郑玉鸿
[导读] 随着国家各项经济事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
        郑玉鸿
        广东省陆丰市河东镇高田小学       516511
        
        摘要:随着国家各项经济事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我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尤其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领域,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意识到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阅读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反映着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还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们的知识储备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师不仅要积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接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还要深入了解学生们的需求,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制定出相关的教学安排,进而有效的促进学生们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引言
        阅读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当下教学考察的重点内容,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们的长远发展。大力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们对阅读的热情,不仅可以使他们扩大知识面,懂得更多的事物和道理,还可以充分的熏陶他们的精神品质,使其语文学科素养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1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1 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由于阅读教学属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部分,所以只要让学生们对此产生学习的兴趣,那么他们在语文学科方面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一般会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们全程几乎零参与,只是被动的接受所有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缺乏趣味性和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们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习语文只是一项大家都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而已。但是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和学生受到新型教育理念的影响,纷纷开始认真考量并确定出自己应该占据的课堂地位。学生们由被动转化成主动,课堂的活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仿佛被重新注入了活力一般。由于心态上的转变和教师们的正面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正确认识到语文学习的意义,进而自主性的接触阅读,爱上阅读。
        1.2 增强知识理解能力
        不同的阅读文本中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暗含着不同的道理和知识。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正处于一个价值塑造,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都能够得到显著的增长,相应的他们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同时由于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比较有限,如果只是局限于课本的学习,那么学生们的眼界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都会相对狭窄化。在理解不足的基础上,学生们可能会对语文学习产生一定的误解,认为其缺乏趣味性,进而丧失深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要鼓励并支持学生们进行大量的阅读,这样一来他们的知识基础有比较牢靠,进而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可以有更多的角度和想法。


        2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策略
        2.1 构建阅读环境,养成阅读习惯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在各方面的发育都不是很完全,还需要教师和家长给予足够的帮助和指导。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比较缺乏自制力,热爱玩耍,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开展阅读课堂,营造优良的阅读氛围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们的阅读。通过大量的教学调查,我们可以知道小学生具有比较强的行为趋同性。那么换个角度想,如果班级里有一个学生在阅读,那么它周围的学生是不是也会受到他的影响进而开始阅读呢?按照这样的思维,我们可以从营造氛围开始,由点成面的扩散方式来促进班级阅读兴趣的大幅度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建立读书角的方式来进一步加强阅读对学生们的影响。一个学生的阅读文本可能是有限的,但是一整个班级的阅读文本将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目。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将自己看过的比较好的书带到班级里面,然后彼此分享并交流感受。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们的乐于分享的品质,还可以考察他们的自我约束力,使他们得到很大的进步。
        2.2 丰富阅读素材,满足阅读需求
        由于受到小学生心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所以目前在小学阶段所推行的阅读文本都是篇幅较短的那一类。同时由于这部分阅读文本的内容比较少,所以学生们阅读起来也比较容易,相应的消耗的时间也就比较短。那么早阅读后期,这些文本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们的需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个教学要求筛选出比较合适的阅读文本。教师可以从教育部门发布的小学生阅读建议当中进行筛选,同时还要注意适当的更新。
        2.3 开展阅读活动,提升阅读素养
        基于小学生大多具有爱玩的特点,所以教师可以策划并制定相关的阅读活动来加强学生们对阅读的认识,进而有效的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比如说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一些阅读交流会,让学生们自主投票选择素材,然后针对素材中的相关内容展开讨论和分析。学生们在彼此讨论分析,发表意见并综合整理之后,就能够对相关的内容具有比较深入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能够被进一步拉进。
        
        3 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相关的语文教师不仅应该充分认识到开展阅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而且要积极的提升自己,深入了解学生们,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传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1):117.
        [2]李海燕,臧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132.
        [3]李文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培养[J].课外阅读(中旬),2013,(9):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