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教学效果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刘站
[导读]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师也在不断改革教学方式。
        刘站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西飞第一小学 (陕西 西安) 710089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师也在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在目前的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多的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本文章着重的分析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总结具体的合作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语文课堂中,教师采用鼓励合作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以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在小学课堂中进行合作教学指导,教师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只有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才能逐步提高合作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过于注重形式
        目前,有一部分小学的语文教师已经有意识的在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但是,在这些教学过程中,老师过分的关注课堂的形式,而忽略的合作学习的本质。合作学习仅仅止步于课堂讨论,而未让学生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如此的学习方式其实仅仅流于表面,并不能真正的提高学习质量。
(二)老师的指导力度不强,学生不配合老师的活动
        小学生的年纪较小,自制力也不强,在课堂当中难免比较活泼好动。部分学生在课堂中难以集中精力听老师的话,导致无法真正理解老师对于新的教学模式的开展过程。因此,有部分学生在老师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完全跟上老师的思维,导致学生的参与程度不足。老师在课堂当中也无法全面的对学生做出指导。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具体的应用方法
(一)设立学习小组
        教师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选出合格的小组长,让小组长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们各个小组的合作意识。分组的过程极其重要,并不是随意分组,教师应当对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有一定的了解,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组,让各个学生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另外,老师在分组的过程中,应当格外用心,学习小组在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换或者重新分配。
(二)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
        合作学习的过程除了要求学生有自主思考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将自己的想法正确的表达出来。在课堂当中,老师要应该主动引导学生学习,要求各小组的学生进行发言,给每个学生表达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分享和交流。同时,老师应当不断观察课堂的走向,实时把握课堂节奏,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以求达到最适合这个班级的教学。


(三)组织分角色表演活动,鼓励学生配合教学
        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忽视小学生与生俱来的丰富想象力。老师要支持和尊重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在加以适当的引导,鼓励其由课文出发,进行不同的角色的扮演,以此达到设身处地的探索主人公的思想活动的过程,体会文章给予我们的真切感受。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减少其学习的反抗心理。分角色扮演活动要求学生相互配合,学会共情,相互合作,以此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小学的语文教育,并不局限于课堂知识教育本身,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打下基础,养成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品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更多的是作为传授者的角色,而学生仅仅扮演吸收者和受教者的角色,很少有团队协作的过程。因此,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当中,难以促进学生的团队意识。而合作学习模式,就能纠正传统教育模式的这一缺陷,锻炼和培养学生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
三、小学语文课堂开展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开展合作预习
        在语文的课堂学习中,学生是否预习,预习的效果如何,会直接影响课堂中上课的效果,更是导致课堂中能否进行合作学习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上课时,教师要注意按时对学生布置预习的任务,确保学生实际落实预习任务,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即展开合作讨论,建立合作预习的制度。通过这种布置任务式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本身的重视程度,让学生提前自主的进行学习。
(二)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由于每一个学生能力不同,知识储备基础的不同,在课堂中每个学生的表现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基础较差的同学,在学习过程当中,有可能会车型失去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对语文学习产生厌恶情绪的心理,这往往会对学习的效果产生不好的影响。对此,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格外重视分组,通过不同学生的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之中进行取长补短,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例如,某些课文当中,课文的趣味性极强,比喻、拟人等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学生对课文的内容非常感兴趣。但对课文中表现的事物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流于表面,没有深刻的探索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和中心要义。老师应当合理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共同阐述,以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四、结语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同时,合作学习的模式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老师应当对学生发挥充分的指导,鼓励学生落到实处的学习。只有老师足够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对学生日后在中学、大学乃至终身的语文学习生涯中埋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温放玉.浅议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90.
[2]杜欢.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J].试题与研究,2020(36):86-87.
[3]黄惠金.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教学效果[J].文理导航(下旬),2018(01):34+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