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田光红
[导读]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将学习行为转化为持续习惯的关键性手段

        田光红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沱牌实验学校
        摘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将学习行为转化为持续习惯的关键性手段,因此在教学工作当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逐渐在学习过程当中形成自主意识,在自主意识的驱动之下,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迅速提高。因此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但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确保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在现当代的教育改革工作之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接下来,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现实情况出发,但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当中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

        一、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分析
    
        首先从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方面来看,大部分小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还处在用学科的知识基础夯实的重要阶段,因此语文教师在针对小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常常会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引导和干涉。我想学生也正是在大量的引导和干涉之下,逐渐丧失了自我学习的意识,他们在学习过程当中大部分都会依赖教师的引导或者是监督,一旦脱离了教师的引导和监督,很少有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第二,从教师的主要教学方法来看,语文教师为了快速推进课程进度,进一步落实小学生的语文基础夯实。于是会有大部分的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味的延续传统的教育方法,用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任务的发布,然后让学生进行任务的完成。通过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反而会影响学生的自主意识,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总会去顾及自己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确,久而久之学生就逐渐丧失了自我能力和自我意识,在学习过程当中表现出了对教师较强的依赖性。以上提到的这些,都是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工作当中的常见性问题,下面本文将针对这些常见性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策略探讨。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当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适当放宽对学生的任务布置【2】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必须要语文教师良好的引导,这样才能确保小学生的学习方向是正确的。因此教师虽然不能完全忽视自己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但是也不能过度强调自己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作用。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活动当中尝试放宽对于学生的任务布置。就比如说语文教师每完成一课的知识教学之后,学生都需要对应的去做练习册,从而达到对于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语文教师就可以尝试着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时间安排。就比如说,语文教师在完成了某一课的教学活动之后,可以为学生预留2~3项的作业,第1项是需要将课本上的生僻字进行抄写和拼音标注,第2项是需要对应的完成语文练习册,第3项是需要对已学的语文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但是教师不要明确的为学生规定了一项任务的完成时间,也不需要规定每一项任务的完成顺序。教师可以采用鼓励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安排时间和安排任务进度,只要最终保证在一定的时间之内统一完成所有任务即可。通过这样的方法,教师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指明方向,同时又能够让学生在较为宽泛的时间当中进行自主安排,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具备一定积极影响的。

        (二)注重增强小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
    
        大部分时候小学生如果完全依赖自己的知识积累来进行自主学习,是无法按照规定来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的。因此语文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应当强调培养小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即让小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有能力去进行资料收集,从而解决自己的疑惑。比如说,语文教师可以在班级当中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上面下载汉语字典,文言文字典等多种工具书,然后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如何在这些工具书当中寻找自己想要的知识。然后学生在脱离了教师的引导之后,同样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去寻找工具书,在工具书当中实现资料的收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当中,增强学生的资料搜集能力是重中之重,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当中要尽可能的去培养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3】

        结语:总而言之,当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要从日常的教学活动抓起,这样才能够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行为习惯。一方面语文教师可以尝试对学生进行大体的方向引导,然后让学生去自己安排进度。另一方面,教师也要逐渐帮助学生养成资料搜集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齐.如何构建小学语文自主课堂教学模式[J].赤子(上中旬),2015(2):180.
[2]郭立娟.课前有效预习能提高课堂效率——对冀教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J].学周刊,2017(04):122.
[3]赵雨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6(98).
论文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11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