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
安康市恒口示范区大同幼儿园 陕西省安康市 725019
摘要:城镇化进程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导向,也是社会主义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城镇化速度越快,越能展示出我国农村幼儿园在教育方面的薄弱。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幼儿园想要提高教育质量,一定是需要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并进行良好的家园沟通,才是解决的根本办法。家长与幼教之间的密切配合,才能共同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效力。本文将对农村的家园有效沟通现状和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镇化背景;农村幼儿园;有效家园沟通
引言:幼儿因为身心发育的问题,对成年人十分依赖,农村幼儿园也是如此,想要教育好幼儿,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之间应该形成良好的沟通,双方只有共同努力,坚持以幼儿为成长的中心,在互通有无的情况下,帮助幼儿营造一个适宜其身心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以下将从农村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沟通的问题展开论述。
一、农村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沟通的问题
1.家长的育儿观念落后
对于很多农村幼儿园来讲,因为其自身的特点与家长在沟通上存在很大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幼儿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比较低,记得曾经在抖音上刷到过这样一个视频:一位老奶奶在地里劳作,这时候幼儿园的教师打电话给她,说“奶奶,您孙子在幼儿园与其他小朋友打架,麻烦您到幼儿园来一趟。”,而老奶奶说:“他打架,让我到你们幼儿园干嘛?”教师说,“您难道不管吗?那可是您亲孙子。”老奶奶说:“那还是您亲学生呢!”看到这条小视频,虽然只是一个段子,但足以反映出如今农村家长的教育理念还是如此,很多家长内心的想法都是“孩子在家里就父母管,去了幼儿园就是教师的事情。”正因为这样根深蒂固的想法,才导致如今的家园沟通效果很差,因为家长不愿意沟通,教师怎么努力都效果甚微。
2.家长的陪伴时间贫乏
农村幼儿家长很多都是基层员工或者是农民,甚至是做一些小生意,这就导致他们的空闲时间比较少,在幼儿放学回家之后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孩子进行陪伴,大部分家长都是将幼儿交给自己的父母来看管,而爷爷奶奶对于幼儿没有科学的管理经验,很多都还停留在让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的层次上,对于如今国家强调的综合素质教育,他们不懂也不知道如何去培养。对于这样的状态,幼儿园教师也没有办法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这样的情况只能让学生缺少爱的滋养,这样成长起来的幼儿,难以跟幼儿园的小朋友亲近,自然也不会在班集体中拥有良好的互动性,也没办法对教师上课教授的内容产生兴趣和激情。
3.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差
因为社会城镇化的扩大,农村的幼儿园也会不断的扩大、推进自己的规模,这样大规模的扩大势必导致幼儿园中没有足够的幼儿教师来进行幼儿的学习和教育,幼儿园只能大批量的补充教师,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教师也被收纳到麾下,层次也有所差异,而幼儿园中的幼儿也存在地域不同的问题,他们互相之间也可能因为语言、文化、观念等的差异,导致不能适应幼儿园的教学方式,而这样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也是农村幼儿园所面临的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农村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沟通的方法
1.教师应该主动进行沟通
因为农村家长的特点,导致很多家长腼腆或者羞于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可以将这个僵局打破,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但教师不能为了沟通而沟通,而是要对沟通的孩子进行认真的观察和细致的交流再与家长进行沟通,把沟通效果最大化,如果教师对幼儿都不了解,反应出来的问题家长也很难信服。
比如,教师可以将幼儿在当天的表现告知到家长,“某某今天帮助班上端餐盘了”;“某某今天安慰了一名摔倒哭泣的女生”;“某某在今天上课的时候,第一个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并且回答得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这些问题都可以对家长提出来,家长只有对幼儿的课堂表现进行了解,才会在家庭中配合引导幼儿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三观才能从小开始形成。
2.可在细节之处打动家长
教师在面对家长的时候,也应该从细节的地方去关注到孩子,让家长明白自己的用心和对孩子的关爱,家长只有亲眼见到幼儿在幼儿园中是被教师关注的、认可的、喜欢的,他们才会从内心对幼儿园产生好感,对教师产生信任,并且为了回馈自己的感激,也会积极配合教师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这样的良性循环,才能让教师在幼儿园中教育幼儿的时候事半功倍。
比如,教师可以在幼儿到园时,微笑应对,并主动对家长问好,表扬幼儿“某某你今天很精神啊”,“某某你今天的小辫儿很好看,是奶奶帮你扎的吧?”也可以通过主动抚摸和拥抱等方式让幼儿感知到自己对他的爱;在离开幼儿园的时候,教师也可以提醒幼儿,“你们的小书包里的东西有装好吗?还有没有遗漏呢?”如果某个幼儿脸上比较脏,教师也可以帮助他清洁一下,只要让家长知道,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教师也是照顾的很好的,他们一定会放下心中的芥蒂,与教师良好互动,培养出健康、整洁、爱笑的幼儿。
3.出现意外及时处理沟通
在农村幼儿园中,因为一名教师要管理很多幼儿,没有办法做到对每一个幼儿都很专注,因此,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学习和生活可能会发生意外情况,教师要做到及时处理,并与家长及时沟通。在幼儿园中,幼儿可能会因为身体原因导致呕吐、腹泻等情况;还可能因为争夺玩具或者好朋友而打架受伤;也可能是因为走路不注意,撞了磕碰了导致身体受伤,这些问题都没有办法避免,教师一定要及时处理并沟通其家长,在遇到这种事情时,也要将问题讲清楚,包括细节也要阐述出来,不能偏袒和推卸责任,以获得家长的理解和原谅。
比如,幼儿在教室中,因为新到的一本画册发生争抢,最后这本画册从中间被撕开,两孩子谁都不能看,一幼儿大哭,另外一名幼儿在生闷气,遇到这样的事情,教师应该首先安抚两幼儿的情绪,肯定他们遇到这样的事情很糟心,幼儿在心理上肯定了教师的说法,才会敞开心扉承认自己的过错,并明白爱画册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但破坏画册的行为会让画册在心里不太喜欢自己,幼儿在共情的作用中理解了画册被撕破的难过,并保证以后互相谦让,一起看画册,教师最后再让两幼儿与自己一起将画册补起来,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解决掉冲突,并让幼儿的关系变得融洽,对于这样的事情,教师可以轻描淡写的对双方家长进行一个提醒,并告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些磕磕绊绊,只要耐心讲道理一定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行改正,因为他们一起修补好了画册,所以这两名孩子都会得到一个卡片奖励。
4.应学会体谅和理解家长
农村虽然城镇化发展,但家长的很多生活习惯于方式与教师的大相径庭,但不同的家庭是会有不同的情况,所以教师应该学会去理解他们,也可以采用折衷的方法去帮助这些家长。对于务农的家长就十分明显,在农忙的季节,家长都早出晚归,如果教师离这些孩子的家比较近,也可以将孩子从家中接到幼儿园,如果这种情况的孩子数量比较大,教师就可以协商起来,轮流值日,帮助幼儿家长渡过这段艰辛的时光。这样,教师对家长理解,家长也会对教师感激,这样的风气,会让家园沟通越来越顺畅。
5.定期召开活动加强互动
家园沟通并非只是一个口号,教师在平时与家长的沟通之中应该多思考,多体谅,并定期召开亲子活动或者家长的开放日,让家长也有到幼儿园参观和与幼儿进行互动的机会。让家长看到幼儿在园中的日常生活,看到幼儿在园中开心的交朋友,也看到教师在园中的付出和辛苦,家长也会理解教师,并与教师好好配合,共同促进家园共育。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的教育无疑应该是一个安全快乐的环境,其发展必须是符合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本着互相理解的心情来培养一个个优秀的幼儿,家园合作,必然是农村幼儿园需要克服的困难,也是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桥梁,通过这样的桥梁,幼儿一定会在这样良好的氛围引领下,达到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丁凡凡. 农村留守幼儿家园沟通现状的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2]卓晓霞.农村幼儿园田野游戏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家园合作策略[J].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0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