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乐丹丹
[导读] 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利用起来,将其融入写作课堂之中
        乐丹丹
        浠水县洗马镇燕毛小学
        摘要: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利用起来,将其融入写作课堂之中,让思维导图和写作教学充分结合,实现写作教学的创新发展。思维导图运用到习作教学中,对教师在思想上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使教师对写作教学有了更深的思考,学会了在教学中合理调整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感悟材料。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写作教学
        引言
        在语文教学中,涉及阅读、交际和写作这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其中阅读是核心主体,交际与写作主要是围绕阅读来展开。而写作教学的开展,重点在于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并且能够进行有效的写作。而目前的教学活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就需要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对写作教学进行有效的创新,从而切实推动写作教学的发展,使其可以在新时期达到更高的教学水平。
        一、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偏重写作技巧,缺乏行文结构
        从写作本身来讲,其主要涵盖了两个方面,一是文章的整体结构布局,二是行文用字的技巧。前者决定了文章的整体结构,后者决定了文章的可读性。两个方面都需要做好,才能让一篇文章达到较高的水平。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就应该对这两个方面的知识展开教学。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局限于写作技巧的讲解,比如向学生讲解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技巧,而忽视了对谋篇布局的讲解,没有向学生有效讲解应该如何来布置一篇文章的结构。这就导致不少学生在进行写作的时候,文章结构混乱,前后因果冲突。这样的一篇作文,自然就缺乏可读性,即便文字再优美,也没有价值。只有确保最基本的逻辑,才能让作文体现出价值。
        (二)教学偏重理论知识,学生缺乏实践
        写作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学生的练习实践,只有让学生有效开展实践,才能对相关的写作技巧或是写作素材进行运用,也只有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对作文的谋篇布局和整体结构形成把握,才能达到熟练掌握的状态。然而,从目前的教学活动开展来讲,写作教学在课堂上较为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也就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讲解相关的写作技巧或者知识,并未给学生创造充足的实践空间,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不足。而到了课外,由于学生在课外受到的学习监督少,因此部分学生课外的练习不认真或者敷衍了事,这就会直接影响到写作教学的效果。
        (三)教学偏重外在,忽视核心素养
        在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改革创新的要求,尤其是要关注到核心素养在教学活动中的融入,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实现学生的内在发展。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自然也需要关注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而在写作教学的实践中,部分教师并未认识到这一点,导致写作教学偏重外在的写作知识和技巧讲解,对于学生应该具备的内在素养,则缺少关注。比如在写作中,需要学生具备想象力、逻辑能力,然而这些素养,在目前的写作教学中并未体现出来,如此就导致部分学生的写作缺少想象力、逻辑关系差,导致文章整体可读性不高。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分析
        (一)运用思维导图拓展写作教学内容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篇具体的课文作为范本,通过思维导图,对这篇课文的整体结构进行拆分,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课文结构呈现出来,让学生认识到其中的布局特点。然后,教师便可以针对这种布局结构展开分析,指出其中的优点和写作注意事项,从而让学生内化吸收为自身的写作能力。比如,在教学“我的心爱之物”这一写作主题的时候,主要是让学生从心爱之物是什么、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心爱之物等内容进行写作。既可以写作成说明文,也可以写作成叙事文。在教学中,便可以从说明文和叙事文两个角度出发,通过思维导图,展示说明文与叙事文两种不同的文体结构,引导学生展开对比分析,说一说两种结构存在哪些区别,自己更喜欢哪一种。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就能对说明文和叙事文的结构布局有所认识,之后指导学生展开练习,就能使其理解掌握。
        (二)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写作实践
        在写作教学中,应该秉持理实结合的理念,构建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课堂,不能单纯局限于理论讲解之中。而对于写作实践的构建,便可以基于思维导图来实现,也就是通过思维导图,来创设写作实践活动,指引学生展开练习。具体来讲,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布局形成深入掌握,可以创设一个“大纲写作”的练习活动,即教师给出多个写作练习主题,学生从中至少选择三个,依照思维导图的方式,简略写出作文大纲。通过这样的方法进行练习,可以让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结构布局形成有效的认识并牢固掌握,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思维导进行成灵活的应用,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写作能力。
        (三)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写作教学需要关注到核心素养的融入,尤其是要将和写作相关的素养融入进来,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培养。比如,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是值得关注的。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构建活动,对学生的写作素养进行培育。比如,要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就可以基于思维导图,构建一个“词汇风暴”的活动,也就是由教师开头,在黑板上写下一个词语,学生根据这个词语展开联想,写下一个与之相关的词语,同时要写出其中的内在关联。通过这样的活动,就可以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锻炼。此外,也可以播放一些趣味化的生活视频,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用一些关键词来描述视频,并且建立对应的思维导图。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写作能力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写作教学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成为一个全新的趋势。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就需要对此形成清楚认识,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之中,实现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王云飞.农家参谋.2020(02)
        [2]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实施[J].林雯.华夏教师.2017(03)
        [3]朴实而高效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式[J].吕佳.文学教育(上).2017(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