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徐兴文
[导读] 构建高效课堂是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

        徐兴文
        湖北省枣阳市新市镇火青中学  441204
        摘要:构建高效课堂是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需求的角度开展与设计教学活动,通过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互动中,进而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基于此,本文就小组合作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作为教育现代化发展背景下的常用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对小组合作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展开探究具有一定依据,并具有促进性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只有不断完善教学活动,才能使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并以此成为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一、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一)小组分配不合理
        当前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分配学习小组时,大多以学生的成绩或者直接按座位就近组合,虽然这样的分配方式比较简单,但会出现学生同质化严重,进而导致学习小组之间缺乏平衡,并且这样的分配方式,使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实际作用,进而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效果,降低了数学课堂质量。
        (二)未能发挥教师作用
        由于一些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形式存在过度依赖,或者小组合作的开展过于盲目,没有及时指导学生如何以小组合作方式展开合作探究,导致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经常漫无目的的闲聊,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展开不仅没有取到预期效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秩序和教学质量。
二、小组合作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科学分配学习小组,明确组员定位
        组员分配是组织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要素,而每个学生个体均具有一定差异性,如果随意安排组员,那么这样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便是混乱无序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首先便需要科学分配学习小组,并使每个组员明确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角色定位,以确保小组合作的高效展开。
        在通常情况下,每个学习小组由4到6人组成,其中涵括成绩好、成绩差的学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够形成互补,以达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教学目的。此外,针对小组成员差异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定位,比如成绩好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应当处于带头位置,引领学生合作探究,而其他学生则根据自己的特长所在,选择相应的方向进行合作学习。

比如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那么在合作学习中便负责逻辑性较强的探究部分,而一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那么相应的他便负责这方面的知识探究,如此充分发挥每个组员的优点,才能确保小组合作的实施取得良好效果。
        (二)合理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是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习方向的重要要素,因此想要小组合作顺利并高效展开,合理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则是基础前提。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具有良好效果,但不可随意展开,也不可过于依赖,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应当具有良好的探究性、趣味性特征,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具有合作学习兴趣,并具有一定学习难度,才能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思维碰撞,进而通过集思益广来高效学习。
        (三)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上文所述,虽然小组合作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集体协作能力提升,但如果过于依赖,便会影响课堂秩序,降低教学效率。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选择切当的应用时机,从而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在实践中,对于一些开放性、趣味性、难度较高的数学题,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只有这样的题目,才能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而不是漫无目的的闲聊,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小组合作的学习成就感。
        (四)科学定位教师角色
        虽然小组合作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主体,但不可完全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要对自己的角色具有科学定位。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引导密切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比如学生是否进入思维死角,学生是否真正在探究数学知识,通过适当的引导与点拨,让学生的关注点始终放在学习上,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的应用取得预期效果。另一面,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积极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以及时明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而通过及时引导与讲解,不断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提高小组合作的应用实效性。
        (五)建立完善的小组合作评价机制
        小组合作并不只有学习,评价也是小组合作中的重要项目。在小组合作的实践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自己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从而通过汇总不同小组的合作学习结果,去发现同一种问题的不同解决思路,并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去不断完善自身小组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合作学习效果。基于此,教师应当建立完善的小组合作评价机制,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每次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就要展开自我评价、组员评价、小组评价以及教师评价,这样让学生通过互相评价、沟通交流取长补短,以此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提升。
结束语: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充分明确小组合作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只有不断完善、积累、创新,才能使小组合作的应用取得良好效果,进而以此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朱斌.基于小组合作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