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一
南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473000
2021 年 春
【摘要】康复教师与聋幼儿家长形成教育合力
聋幼儿由听力损失,丧失听说能力,不能与健听人进行有效沟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生存空间与生存质量。然而,完成必要的规定性动作,找准培养聋幼儿口语交际能力的切入点,嫁接普幼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技巧,康复教师与聋幼儿家长形成教育合力,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这些失聪孩子能够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并顺利回归主流社会。
【关键词】聋幼儿 口语交际 回归 康复训练 借鉴
前言:
20世纪90年代中期,哈佛大学研究院教授凯瑟琳.斯诺领导的研究小组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发展语言能力的最佳时期。我国在1989年、2000年均提出:要培养、发展幼儿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基本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的、包括交际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每个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幼儿时期,是健听孩子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同样也是聋人口语发展的最佳时期。
然而,聋幼儿因听力损失,丧失了听说能力,更谈不上与健听人进行口语交际了,他们的生存空间小,生存质量低,不能较好地回归主流社会。
虽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聋幼儿佩戴上了助听设备,能够听到声音,但能够听到声音,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开口说话,是需要经过大量、专业的康复训练才行。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健听幼儿尚且需要培养,何况起点低(甚至零起点)的聋幼儿。他们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难度相当大。但是,再难,也不是不可以实现的。
首先,必须完成的规定性动作
一、重建听力,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聋幼儿佩戴合适的助听设备,再加上专业的康复训练,实现听清楚的目标不是梦。
二、培养聋幼儿具备较强的听说意识、兴趣与习惯
如果聋幼儿根本不知道听话、不喜欢说话,何谈口语交际?让聋幼儿想说、乐说,为其建设用口语进行交际的心理氛围。
三、帮助聋幼儿积累语言
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不单单是聋幼儿,包括健听幼儿在内,不可能较好地达成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目标的。
四、抓好“三度”
所谓“三度”即说话的清晰度、准确度、流畅度。提升聋幼儿说话的“三度”,为他们的口语交际质量保驾护航。
其次,找准培养聋幼儿口语交际能力的切入点
1、深挖康复训练素材。
聋幼儿使用的语言康复训练系统,选取的是贴合他们的需要、适合其语言发展的内容,所以要充分挖掘康复训练素材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的技能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分类开展训练活动。
2、抓住聋幼儿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聋幼儿感兴趣的人、事、物,适时地教给他们合适的语言,并督促他们反复练习,直至掌握。
3、利用聋幼儿的需求。
人,每天都有这样那样、重复的需求,比如喝水、吃饭、睡觉、入厕等等,而这些情境非常适合培养聋幼儿听说意识、兴趣和习惯,非常适合循序渐进地提升聋幼儿的口语能力,为培养其口语能力打基础。
再次,嫁接普幼口语交际训练的方法技巧
德国的杰出聋教育家黑尔强调“正常儿童学语之路即聋儿学语之路”。健听幼儿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是在有效的情境中进行的,聋幼儿当然也需要。
1、在模拟情境中学习
结合语言康复训练计划、内容,创设有效情境,引导聋幼儿在情境中学习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这项工作的作用就是抛砖引玉。因为聋幼儿最终要回归主流,更多的提高训练在家庭、社会。
2、在实际情境中巩固、发展
在家庭康复训练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在康复教师的指导下,由聋幼儿家长带领孩子在实践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技能的巩固、提高、拓展训练,使得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更好地锻炼和发展。
最后,与聋幼儿家长形成教育合力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教师在康复机构带聋幼儿进行系统训练,家长则在校外时间段内带孩子进行更丰富的训练。大家目标一致,通力合作,相辅相成,形成教育合力,让聋幼儿全方位处在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中。
综上所述,聋幼儿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起点低,任务重。但只要找对方法途径,把每个环节都扎实有效开展,他们依然能够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依然能够顺利回归主流社会。